经典导读
《登楼赋》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4

《登楼赋》

王粲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 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 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 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论:

    《登楼赋》是王集于汉献帝初平三年避乱至荆州依刘表久客思归而作。

    在第一段,描写作者登上城楼后所望见的景象:当阳城楼拔地而起,恢宏敞亮。一旁是清清的漳河支流,一旁是弯弯沮水沙洲。楼的背后是广阔的陆地,对面是一带低湿肥沃的水滨。北与陶朱公范叠的葬地相接,西与楚昭王的坟墓相通。作者扣住城楼所处的地理环境,前后左右,依次写来,一句一景,如展图画,作者浓墨涂抹,极写所见,目的是想借异乡美景来“销优”。第一段中作者说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这两句照应开头,作者先点出“忧”字,但又不忙于写“忧”,从“销忧”展开,着意写异乡风光,再由此牵出思乡之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作者描写异乡风光无限美好,实际上就是为了衬托他思乡之情的浓重。

    第二段只要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但又无可奈何的情绪,思念家乡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情。这一段中说明了作者来荆州的原因和一直怀念家乡的感情,但回家路途遥远并且艰难阻塞,有家难回的感情。一个“悲”字,凝聚着作者无限的辛酸苦泪,最后作者表明了这样的思乡情绪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他看清了在荆州是无法实现自已的政治抱负的。第三段即意在写自己的这一抱负,深化主题。

    第三段主要写了作者的忧愁,壮志难酬。写自己不能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的焦灼心情。作者用“埃河清”比喻太平盛世的难盼,贴切生动。作者运用“冀”、“惧”、“畏”等词,鲜明地流露出作者希望与失望的矛盾心情。作者在此所有的景物都蒙上一层灰蒙的色彩,为作者自己的愁苦情绪渲染了气氛,形象生动写出了一个失意者苦闷的情景。

全赋短短两百多字,内容却非常丰富,而且写作思路非常清晰,层层相扣,以“忧”字贯穿全文,首尾呼应。这首赋突破了过去景少情多的传统,真正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丝丝入扣,动人心魄。从登楼眺望写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非常完美。还运用了大量的典故,用典故抒发感情,并且典故都用的很贴切,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登楼赋》塑造的是一个落魄书生的形象,满腔壮志,却得不到重用,长期漂泊异乡,勾起无限的思乡感情。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像作者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作者借自己的境遇,也向时代发声,期望社会早日安宁,能够给有才华之人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忧国忧民的情怀应运而生。(文\胡杨青)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