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滕王阁序》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4

    这篇文章是我最喜欢的一篇,特别是文章中写景抒情的片段是最能够触动我的地方。这篇文章是王勃年轻时写下的,与他稍晚的作品有很大差别。文章的中心是描写滕王阁宴会,虽然读上去作者写事也写景,但仔细读来作者还是以写景抒情为主,可以说是玄妙无比。全文可谓是情景交融,然而更能展现触景生情的情怀,从宴会的聚散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禁不住悲从中来。作者描写了大好河山,用乐景衬哀情,忽然的觉得人生短暂,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感概油然而生。说到这篇文章不得不提的就是这里面巧妙地景色描写,特别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描写的景致可以延展成一篇佳作。大雨刚过整片天空还带着湿润,然而乌云已经开始消散,阳光已经蔓延开来,天边地平线处落霞与野鸭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美得让人窒息。

    即使是细细品味也当是回味无穷的。“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句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这句是除去那句千古绝唱以后我比较喜欢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这句的景描写的很好,寒水清澈凛冽,傍晚暮光朦胧轻柔。作者把我们真正带到了那片景致中,身临其境的感觉怎能不好。其次这句对比鲜明,前后的颜色对比,一淡一浓相互映衬,这种变幻莫测的写法也是作者的一大绝妙。在这几笔淡淡的描绘中却展现了山色水色,更是突显出了作者自己的内心感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文中更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样豪云壮志的抒情,然只是当作一种抒情却有些可惜,就像今天有句话“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但是王勃并不是这样的人,他用东汉马援云的话“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化用为自己的感想,自己怀才不遇,却不会因此而消沉下去,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在逆境中也不会因为任何东西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这种精神是很难能可贵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欣赏他的原因。文章的特点也是十分突出的,最主要的就是色彩、远近、交融、虚实。文章用了很多笔墨精巧的描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流丹”、“耸翠”、“青雀”、“黄龙”没有一个例外,都是色彩缤纷,同时因为这些色彩让这些景色增添了许多生机,也让文章提升了美感和柔和感,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在说远近,作者的技术很好,就像镜头一样慢慢拉近,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有层次感的图画。“鹤汀凫渚”写的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是中景;“云销雨霁”则写的是远景。这样一个由远到近的写法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有了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人,人中又有诗”的感觉。不得不让我们佩服王勃,想出了这么一个令人称赞的写法,带人入景。而交融表现最强烈的便是这句千古绝唱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水天相接,浑然天成。虚实中“渔舟唱晚”四句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虚虚实实中,给这些美好的景做了极好的铺垫,更是体现出了一种闲适愉悦的心情。文章内容也由此揉为了一体。

    可能对于这篇文章我的喜欢带有个人情感,喜欢王勃和喜欢李白是一种很本质的区别,王勃虽然没有李白的豪放与自在,然则却有一种我觉得对我很有用的自我调节的方法和心态,对于困难和挫折他都不会轻言放弃,即使就像在写这篇文章时自己正处于一种怀才不遇的失落,但他总是敢于面对现实,即便这个现实很残酷,甚至是不想接受,可是他总是会坦然面对。就今天的社会来说,面对事情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坦然面对的。如果出现了自己不愿意接受的结果,就会拼命的想把它从自己的身边推开,越远越好。我并不是想用王勃来批评现在社会中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因为至少现在这个还占少数,又为什么不当做一种典范来学习呢?

    总之,这篇文章的写作真的是令人叹服,每字每句蕴含的也绝非那么简单,不难看出作者在写时的用心。难怪韩愈会称赞它为“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文\张雅珺)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