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诫子书》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4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评论:

    中国古代,家训是伴随着香火传承的精神凝聚体,大多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而诸葛亮这位一生忠孝,学富五车,智计双绝的“卧龙先生”,其《诫子书》中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既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也是发人深省的劝诫之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开篇,便提出以简洁的“静”“俭” 从先外与后内两方面作为“君子之行”的修行方法。《大学》有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即是说君子要学会入静才能安定,安定才能静心思虑,思虑之后才能有所收获。僧人苦修冥想的基础便是求静,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世俗繁杂之念,是以见如来。可见,要想最终有所获,首先是要心静。心中有太多的杂念,受世俗功名利禄的诱惑太大,将可能一事无成。因此,静以修身,便是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孔明对儿子期望的人生第一步。善始,方可得善终。“静”作为修养的外化,那“俭”便是养德的内约。 罗大经言:“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俭,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断、舍、离”。断酒色,舍财气,离浮华。将身外之物一件件从生命中剥离,人本身的美好品德便会越发显现。

    自此,孔明这位父亲给儿子留下了人生中最严的要求,也是最大的财富——“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直接点出了“静”“俭”在做人和治学中的重要性。这句饱含苦心的教诲,像一声古钟鸣响,穿越了古今,不仅仅响彻了诸葛血脉,也回荡在万家后生子弟心中,在他们的生命中余音不绝。行文至此,

    慈父的一面渐渐展现,字里行间对子女的细微关怀让人莞尔。谆谆教导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珍惜今日少壮时,莫等白头空余恨。如此老生常谈的话,似乎与卧龙先生智冠天下的形象毫不相称,但此时,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诫子书》中没有空泛的大道理,也没有造作的虚浮语。把世人加诸在孔明身上的光环隐去,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富有人生智慧的父亲给儿子的人生指导。

    这篇家训短小精悍,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有殷殷期盼之情。我们读之思之,当如悬镜自照,时自勉之。(文\黄恒靓)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