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滕王阁序》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5

    臧克家先生在他的小诗《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但他却还活着。”许多人虽然身形已然消陨,但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藏,却是永远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反是历久弥新。如王勃的滕王阁一序,那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那份不甘沉沦的决心。

    文章开头先是以极为平常的笔调记叙了集会地点:“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接着又叙洪都雄伟的地势、游玩的时间、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美景贤士,让人不禁联想到了同样美好的作者,他生长于书香之家,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此时的王勃,才14岁,尚是一少年。想一个十四岁的少年郎,他的才华,甚至超过了许多年过半百的老翁,令人怎能不钦羡?

    而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采用虚实相衬,上下浑成的手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滕王阁秋景图。作者这种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使读者和景物仿佛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特别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素来被称为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以如此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怎能不让那满座嘉宾折服?

    他为自己有机会参加宴会深感荣幸,但面对高官显耀,不免又有几分心酸悲枪。想他仅仅十四岁便入仕,但前路并不平坦。先是因戏为《檄周王鸡》触怒高宗而被逐,后又因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甚至牵累了自己的父亲。于是转而慨叹自己的“不齐”的“时运”、“多舛”的“命途”。他化用一个个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那份赤子之心。“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这四个典故连用,隐喻了作者命运坎坷、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击和因作《檄英王鸡》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遇,虽心怀愤懑之情,但却含而不露,且无金刚怒目之嫌。“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两个典故隐喻作者不畏险阻、壮心不已的坚强信念。“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悫意之长风”等典故则隐喻了作者“长风破浪”的浩气和积极进取的决心。非但如此,他还化用“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由人生的离别引发人生遇合的感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想他此时自己也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实在难能可贵。

    诗人有一颗敏感的心,看到这翻景象,自是会触景生情。他从宴游盛会的聚散联想到人生的穷通离合,禁不住“兴尽悲来”,自会有一番感概要抒发的。在良辰美景、贤主熹宾都齐备的情况下,作者举目远眺,尽情嬉游,可是天高地远,宇宙无垠,他忽然觉得人生短促,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有定数,感概便油然而生: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已而离了这宴席,继续南下探亲。谁又会想到这个仅仅27岁的才子会就此消陨呢?作为“初唐四杰”之首,他对中国文学史有着极深的影响。王杨卢骆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

    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如王勃这般精彩的绽放,又怎能用时间来衡量呢?(文\秦颁)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