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诗经·国风·蒹葭》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5

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评论:

    《蒹葭》是上古诗歌,其中的“美”感染了无数人。

    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说到“爱情作为男女关系上的一种特殊审美感而发展起来的。爱情创造了美,使人对美的领悟能力敏锐起来,促进人们对艺术世界的认识。可以说,美培育了爱,而爱创造了美。”黑格尔也说过:“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是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示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精神和另外一个人达到一致。”一个人对于爱情美的追求历程,完整的可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恋、热恋和婚姻。我个人认为《蒹葭》中“男主人公”与“伊人”的爱情,正处于第一阶段即初恋期。“初恋”是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那种“爱的朦胧感与心的异常敏锐与不安”。正如歌德在《浮士德》中写的:“我失去安宁,内心沉闷;要找回安宁,永远不能。”《蒹葭》中的“男主人公”不知道他的“伊人”在哪里,只是按照自己的愿望不懈的追求寻找,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蕴;一次失败了,又带着新的一点希望去尝试,但每次都失望了,真的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初恋”让一个人的“希望”变得很多,而失望也就接踵而至了。诗中并没有太多悲伤的情调,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男主人公”那种对美好爱情追求的执着情感。

开篇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从蒹葭和白露的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展现了一种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的色彩,因而对下面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烘托作用。 

三、四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则交代了主人公所追慕的对象“伊人”及其所处的地点,表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甚笃,望穿秋水,急切地张望、寻求。“伊人”,一般指与主人公关系亲密、为其崇敬和热爱而无法忘怀的人,其具体所指将在下文中有所讨论。“在水一方”既是指地理位置的隔绝不通,也意味着精神上的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心境。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飘渺阻隔而难即,故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和空虚惆怅的情感。  后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即心境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描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多扰我,寻途漫漫无穷尽,也不知道终点可否到达。“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叙述顺流追寻时的幻想:行程处处顺,伊人时时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其深;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惆怅之情愈幽。由此可见,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心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个别几个词,其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这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蒹葭“苍苍”、“凄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过渡到凄青,再过渡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逐渐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主人公当时所在的环境越来越清冷,内心越来越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况与过程,形象地刻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主人公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一直等到太阳东升,令人感受到他焦急和惆怅的心情慢慢弥漫开来。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方”、“湄”、“涘”三字的变换,便把伊人在彼岸等待主人公和他盼望与伊人相会的心理活动与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另外,“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以凸现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全诗以秋水、蒹葭、白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主人公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伊人的心情。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形象、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正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诗中的“伊人”究竟指谁,是造成本诗理解分歧的主要原因。如果按一般“爱情”说的观点,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其精神是可贵可嘉,其感情是真诚真挚,其结果是迷茫渺茫,其处境是可悲可哀。然而将这首诗单纯地看成是一首爱情诗歌,是无法挖掘出其中最有普遍价值、最令人共鸣的象征意义的。从诗中,我们不光感受到的是主人公的执着和惆怅,还能体会到一种以“追寻者——河水——伊人”为结构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艺术意蕴典范。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可以引申为阻隔,所以但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人生中一切可望而不可即情境的一个艺术典范。从它的结构上分析:“追寻者”自然是我们自己;“伊人”,是我们热烈而急切追求的人或事物,如贤才、友人、爱人等,又如功业、理想、前途等;这里的“河水”,是现实人生中一切可能阻碍我们追寻“伊人”的障碍,可以是高山、深海、天地等地理障碍,亦或是生死、宗法、礼教等精神阻隔。“在水一方”象征的可望却难靠近的意蕴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饱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空间。  由此,古人把《蒹葭》解释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的象征,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恐怕都有一定道理,故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在艺术特色上,整个诗篇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朦胧美。《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波浩渺,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追寻“伊人”的缘由也是无从知晓。“伊人”形象也是模糊的,但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和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中呼之欲出。“伊人”所在空间位置更是十分模糊: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在水一方”,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当然,由于主人公和“伊人”的抽象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朦胧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朦胧,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飘渺而耐人寻味。2、意境美。细品诗中文字,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之河道,水中之小洲,宛然在目。此时,我们痴情的主人公,徘徊水畔,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中的伊人。那伊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可望而不可即,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再深入品味,反复吟诵,就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  3、韵律美。《蒹葭》具有《诗经》典型的重章叠句的韵律特色。全诗以四字句为主,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首章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苍”、“霜”、“方”、“长”、”央”的韵脚使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美。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而且产生出将诗意层层推进的作用。另外,“蒹葭”属于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等是叠词,用韵和句式的参差变化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大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蒹葭》以其耐人寻味的意蕴,空灵飘渺的非凡的意境,模糊朦胧的韵外之致,蕴涵人性的至真至美的向往与净胜追求,吸引着是世世代代的人们去感慨与追寻,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与对其内容的不同解读。这也是它为何一直吸引我、感动我、使我久久无法释怀的原因,也正是由于对它有着一份独特的喜爱,故选《蒹葭》作为我此次论文的题目。  每当我回味起那个“在水一方”的伊人之时,便能深深地感受到有一个徘徊于秋水之畔的寂寞者内心中的那一抹热烈而又惆怅的执着,化作相思秋水连绵而去。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脱,一悲壮耳。”对于“爱心”初萌的少男少女来说,重要的并不是爱哪个人,爱什么样的人,以及能不能得到对方“爱”的反馈信息,而在于“爱”的感觉,在于朦胧情思的持有,这也是成人后理性爱情的先导。正如马尔库斯在《爱欲与文明》一书中所说:“在原欲转化为爱欲的过程中,生命本能发展了他们的使人产生美的享受的秩序。”对于“初恋”时的“爱情追求”,我们既要有新鲜感同时又要必须保持一定的理性。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告诫年轻人“要了解自己的心,赋予自己隐私的情欲以新鲜的诱惑,又要用理性来测量它的深度。”就算“失恋”了,也要有一种宽容的美德,祝福你曾经爱过的对方;这样你才能寻觅到那份真正属于自己的爱。

《蒹葭》是美的,她把众多的美融和到了一起——音乐之美、爱情之美、表达之美、还有意境之美等。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全诗尽显表达美。在表达的美中,也有下面两个特点:一、“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朦胧之美。A、取境朦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开篇以秋景起兴(关于兴下文将进一步阐述),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自然环境。“蒹葭”即芦苇,“苍苍”指老绿色。诗中“蒹葭”、“白露”、“水”、“伊人”的意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爱”的境界。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画面中我们看到:深秋季节拂晓的时候,雾气蒙蒙,已是老绿色的芦苇上结满了一层洁白的霜花。其他景物呢?诗人没有写,想来已是秋花惨淡秋草黄了。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透过雾气和芦苇凝望着河对岸,苦苦追寻伊人却没有结果,主人公的心情自然惆怅。伤心人看伤心景,自然景象愈发显得萧瑟、迷茫。而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爱”的境界。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B、形象朦胧。伊人在什么地方?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还是其它地方。如果非要寻找一个答案,那恐怕只能说伊人在主人公的心中诗歌中的伊人没有正面出现,但在虚拟的想象中,“伊人”的形象则更显得神韵飘逸,风致焉然。而伊人又会是谁? 钟惺评曰:“异人异境,使人欲仙。”人物形象充满了朦胧的美。《蒹葭》一诗虽然其“境与形象”都具有朦胧之美,但她并不算是一首朦胧诗,因为她情感并不是朦胧的,她的情感表达是那么的直接和袒露,你读来几乎没有含蓄之感。二、“层峦叠翠,海阔天空”——形式之美。A、匀称与参差。《蒹葭》各章的字数相等均为33字,大小相当,语句排列整齐划一。以四言对仗为基石,但是最后一句又夹杂着五言,使整体有一种参差和层次感。有如建筑中别具一格的“亭子”,下面整齐的立柱,而为增其风雅,就加一个突出一点的“人字顶”。能给人一种无比广阔的心灵或思维的空间——平静、奋斗与致远。  B、连章叠句。《蒹葭》共三章的内容里,大部分相同,只是稍微改换了一些字或词,多连章叠句。就似“微风中的湖面”一样,高低起伏不大,但又蕴含着无穷的变化与想象。还有“叠字”如“苍苍、萋萋、采采”等,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诗的这种反复咏唱(连章叠句、叠字),类似音乐中的“咏叹调”,很好的加深了其情感表现力。  我们在感受“《蒹葭》之美”时,自己的心灵精神与情感也得到了“美”。西方哲学家曾把人比看作“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这比较形象的说明的西方人的情感或思维特质,即理性的精神;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我认为更确切的说“人是一株有情感的芦苇”,因为在中国更明显的是一种“感性与人情”的东西。而现在只有把两者很好的结合才算是一个“完人。

    不得不说蒹葭中的意境美胜过其他一切诗,当之无愧成为爱情诗中的最闪烁明星,唯美婉转,韵味悠长,值得我们去仔细感受其中的妙处。(文\罗杨)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