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桃花源记》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5

    在东晋时期,士族轻谈玄理的风气更盛,对外文学的影响也更大,如孙绰等。玄言文学占据了文坛的统治地位,这种文学在内容上严重脱离现实,在艺术上则失去了形象性和生动性。直到东晋陶渊明的出现,才给文坛带来了富于现实内容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创作。陶渊明的作品,现存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三篇,还有《读史述九章》和《扇上画赞》。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少时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有着“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时代原因,他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在以后的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斗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位,不仅济世抱负无从施展,还要降志屈身和人周旋。所以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的影响下做出了《桃花源记》。

      陶渊明生活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表现出守志不啊的耿介品质。如《饮酒》中“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显示了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虽没有高官厚禄,但却有田园风光;虽没有阿谀奉承、好话连天,却有忠言好语。在他较晚时期写的《桃花源记》标志了诗人思想发展的高度。他提出了“桃花源”的概念。这里的生活富裕,和乐,安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这里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还是侧面体现了作者的志向,希望建立一个大同社会,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各得其所。诗人还指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桃源中人为逃避秦暴政而开辟的新世界,这实际表明是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而且这一大一小的世界表明了恶势力、封建势力的强大,为新社会,新世界而努力的力量相较之下是弱小的,是不占主流的。所以此篇文章还起着呼吁人们一起建立新世界的重要意义。

      陶渊明不满黑暗的现实,很早就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理想社会是朦胧抽象而又具有浓厚的复古主义倾向的。可是经过桃花源理想之后便大大不同了。随着他思想的发展,对劳动认识的提高,对封建社会认识的加深,提出了如上的一些具体的生活原则。这是诗人田园生活中的理想因素的集中和概括,是代表小私有生产者对造成战争和贫穷的封建社会的抗议,反映了广大人名群众真实而迫切的愿望,那就是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虽然是一个幻想但却启发人们去思考,去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去鼓舞人们进行反抗不合理的现实,为更好的明天而奋斗。(文\周思元)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