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浅谈《论语》,品味经典
人气:    发布时间:2017-10-11

中华民族最引以为傲的莫过于几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优秀文化,在一代一代的国民传承中,理所当然的华夏族的经典文化财富也被传递继承了下来,它里面不仅是熔铸了古代先哲的智慧,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的高度凝聚。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流中许多国学经典流传下来,不论是记录孔夫子言行的《论语》、或是庄周追求自由而无需拘束的《逍遥游》、亦或是司马迁遭受腐刑而化悲愤作出被鲁迅赞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而其中我最想分享的便是《论语》,众所周知,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载了孔子的言行,是极富盛誉的儒家经典,这部书最后编订于战国初期,由于其成于众手,具体作者难以考究,但它集中反映了孔夫子的思想。书中描绘了社会与人生的美好蓝图,也有人性与政治、道德、文化碰撞出的智慧火花,而其中也涉及到教育问题,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这也给当代教育上了很好的一课。书中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不容否认,孔子所处时代可谓乱世,在春秋战国那样诸侯割据,称霸中原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命的有效方法,但毕竟阶级地位不同,各个流派所追求的利益也大相径庭,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派别。各个派别之间相互批判,从而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现象,而思想上的自由局面也为后来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契机。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大爆炸时期,黄金时段。而《论语》便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司马迁说过,读《论语》可以想象孔子的为人,如若你阅读之后还是像之前一样,那么就白读了,阅读《论语》就是学会如何做人,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夫子的为人,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我前期阅读的是杨伯峻先生所编撰的《论语译注》,书中共分为二十篇,分别是学而、为政、八佾、理仁、公治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篇。其实阅读之后可以发现《论语》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杨伯峻先生的译注先引孔老夫子的言论,继而译文、注释紧随其后,这也给我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虽然之前在初中、高中也学习了《论语》的一部分,但是在大学重新阅读却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像以往将它作为任务、课本来对待,而是作为语文基本书目导览的推荐书目,对我来说它既陌生,又熟悉。我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早期接触了《论语》的冰山一角,却总是以此作为资本来证明自己读过《论语》,懂国学经典,事实上,当我真正捧起这本千年来为人盛赞的国学著作的时候,并不敢再向别人炫耀说自己看过《论语》,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我相信我也不可能说得多么清楚,毕竟才识有限。

可以说论语开篇便用了大众所熟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引出话题,接下来论述了许多孔子本人在道德及教育方面的个人见解,不管是“巧言令色,鲜矣仁”或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仅是在学习方面,孔子开创了私人教学的先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让民众有了学习的机会,甚者,他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观念也对现代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当然也不能逃避政治话题,在第二篇就开篇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当时诸侯割据,春秋乱世之际,孔子提醒当政者用道德治理国政,做到这样,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百姓便会环绕他,所谓民心所向。其实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风云迭起的国际政坛,我们都可以看见孔子的政治远见,商纣王的残暴肆虐使得民不聊生,最终导致本国百姓临阵倒戈,将矛头指向自己,毁了商朝,这便是活生生的例子,而这也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孔子主张以道德教化治国,表明了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这也正是为什么孔子的“仁礼”主张不为当时诸侯所采纳,战乱动荡,各个统治者都争相招纳贤士来使自己的国家变强以至称霸中原。时代的现实证明了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更适合社会当时的发展,但是21世纪的今天乃至未来,以德治国仍然是不可忽视的话题,这也为中国的各阶层的领导干部以及最高领导人提供了借鉴,民心是为政的根本,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 我相信孔子的政治主张会被领导人很好的理解与运用,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子罕篇中提到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指出孔子弃绝四种毛病,即不悬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其实孔子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的人,他岂止绝四呢?其实孔子的长处不止这些,书中为政篇提到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里,孔子所说的矩应该已经不是简单的规矩,而是说连妄想都没有了,摒弃妄念。而前面所提到的绝四弊,是每个人很难达到的境界,原因后来朱子阐述的很清楚,这四种互为终始,起于意–念起即主观,有了自我意识,便可能自大,妄测,也会对人或事绝对肯定或否定;遂于必–有意则有必,以自我的判断来认定某个事件必然发生,将主观愿望投射在客观现实中;留于固–固守其必,成见据心,冥顽不化,不知变通;成于我–意、必、固导向一个为“我”所困的陷阱,起于主观愿望,于是务期必成,于是陷于固执不变,最终不忘展示自己维护自己的结果,反而是对自己产生实际危害。以上链条如果不斩断,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论语》告诫了我不应过于推崇自己,要常常自以为非,不要以自己的得失,利益为原则或准绳。这样,或许我们就能在现在物欲横流社会中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但正是因为细读《论语》,才发现其实孔子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的泰伯篇中所提到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将百姓置于被统治的地位,可以看出它属于典型的愚民论者。再者,孔子思想中还体现轻视劳动人民,轻视妇女的现象。在子路篇中,樊迟请学稼,而孔子却说“小人哉,樊须也”,这也正是孔子致力于求官的表现,体现了他对广大劳苦大众的轻视。其次,在阳货篇中,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朱子后来在注释中将“小人”理解为“仆隶下人也”,可见孔子对妇女的歧视,乃至今天,在民主平等的新时代,在一些偏远的落后的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总之,阅读论语确实带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感受,看到了孔夫子在道德教育上的独特见解,那是一个时代的财富,更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资本,在国学渐热的今天,《论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此次阅读体验也让我认识到了未曾看到的孔子的另一面,有的思想局限我们不可忽视,或许有的人会一直纠结《论语》中的思想漏洞,数落孔子的不足,但是我想说的是,人都不是完美的,即使孔子不如我们所想象中的百分百正确,但是在春秋战国那样的动荡乱世,他的主张与贡献确实让人难以望其项背,历史的更迭与兴替也证明了孔子的思想(至少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仍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在我看来,论语没有白读,正如前文所说,我自认为像司马迁说的,了解到了孔子的为人,更对处事的原则有了进一步的体悟,在阅读国学经典的同时,不仅品味了《论语》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别样魅力,更为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智慧感到自豪。如果国民都能在快的生活节奏中,放慢脚步,看看经典,不是利用百度等媒体软件来获取片面浅层次的知识,而是真的从书籍中感悟国学,或许那样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文\雷楠)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