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典故:
《孔子家语》卷八《辩乐解》
子路鼓琴,孔子闻之,谓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 声以为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夫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城。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忧愁之感不加于心也,暴厉之动,不在于体也。夫然 者,乃所谓治安之风也。小人之音则不然,亢丽微末,以象杀伐之气,中和之感,不载于心,温和之动,不存于体,夫然者乃所以为乱之风。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 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唯脩此化,故其兴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王公大人述而弗忘。殷纣 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至于今王公大人举以为诫。夫舜起布衣,积德含和而终以帝,纣为天子,荒淫暴乱而终以亡,非各所修之致乎。由今也匹夫之徒,曾无 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冉有以告子路,子路惧而自悔,静思不食,以至骨立。夫子曰:“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史记》卷二十四《乐书》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 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级远;其治民佚者,其舞行级短。故观其舞而知其德,闻其谥而知其行。南朝宋· 裴骃《史记集解》:“王肃曰:‘《南风》,育养民之诗也。其辞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此诗之辞出《尸子》及 《家语》。”
解释:
熏风,即“南风之薰”,指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文/邢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