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古代谋略学,唯有双壁孙武所著写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影响极其深远。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又称为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无人不知,他的的军事思想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高的地位。“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约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飞鸟绝,良弓藏;狐兔尽,走狗烹”,伍子胥的尸体惊醒了孙武,于是便悄然归隐,息影深山,根据自己训练军队、指挥作战的经验,修订其兵法13篇,使其更臻完善。
出生贵族,天生高贵,亦品行高洁。不愿纠缠于无休无止的倾轧斗争,遂投奔吴国。不愿陷入君王无休止地猜忌中,遂归隐山林。知威慑,杀嫔妃以训女兵。知计谋,以传家酒涨其士气。智勇双全,孙武是也。
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更是一计一集,计计相扣,在展现中国古代兵法和东方智试想文化的同时,浓彩重墨描绘出一幅二千年前中国战国时期政治、军事与各阶层不同的人物情感相交融的历史画卷。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孙子兵法》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 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谈兵论战,集“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历代军事家广为援用,《孙子兵法》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远的哲理、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
拿破仑大帝曾将《孙子兵法》作为必要的兵书随身携带,德国威廉大帝悔不知《孙子兵法》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兵败。《孙子兵法》的社会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军事学范畴,备受各国政治家、外交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甚至普通大众的青睐。它既可用于商业竞争的决策和参谋,又能为个人处世出谋划策。
《孙子兵法》实为中华千古奇书,自问世以来历来被奉为兵家宝典。《孙子兵法》也是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主流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成就人、成就事”为目标的应用科学。时至今日,更是成为商界必备实战手册,不仅可以启迪人作正向思考,更可以开发人权变创新的智慧。
评价:
若称 “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唯《孙子兵法》是也。严谨论理,让你领悟兵法真谛 精彩战例,引你感受决战风云。它在我国古代汉族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李世民曾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可见兵法是谋略,而是孙武的谋略更是大战略、大智慧。
第一篇《始计篇》中为《孙子兵法》的首篇。本篇开宗明义,首先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即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孙武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论述战争。“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故用兵打仗就是运用诈谋奇计克敌制胜之道。“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故“以此观之,胜负见矣”。不能不说孙武深悟“计”的含义,懂计,用计。
第二篇《作战篇》亦体现了孙武的绝世谋略与军事天赋。“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武从全、破两个方面讲述,着重讲述用兵打仗“必以全争于天下”,即力求“全胜”的思想和策略原则,与现代的“共赢”理念隔着历史的洪流遥相呼应。“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提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时,也不能一味退让,必须明白流血战争所应掌握的基本策略和战术原则。“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深刻论述了如需赢得战争,你了解敌人就像了解你自己一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此句亦为后人所最为尊崇的千古名言。
孙武的智慧随着历史的洪流缓缓流来,若想拿到这耀眼的珍珠,我们需溯流而上,探寻其深刻的军事理念与辩证思维能力。(文\陈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