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长生殿》是洪升戏曲创作的代表作,取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七月七日长生殿”诗句作为剧本题目。剧本写唐明皇宠爱贵妃杨玉环,终日与杨贵妃游宴玩乐,不理朝政,朝中大权由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持。七月七日,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上情意绵绵,盟誓世世代代结为夫妻。不久,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争权,发兵叛乱。唐明皇带杨贵妃逃离长安,官军将杨国忠杀死,又逼唐明皇将杨贵妃缢死。安禄山叛乱平息后,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后来,道士杨通幽运用法术架起一座仙桥,让明皇飞升到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
《长生殿》是描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悲剧的古典传奇戏曲名剧。戏剧作家洪昇历经十年创作,三易其稿,“专写钗盒情缘,以《长生殿》题名。”与《桃花扇》为清初剧坛双璧。全剧共五十出,以李杨爱情故事作为情节线索,结合天宝年间(742-756)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斗争,尤其是“安史之乱”,运用侧笔、暗示、伏线等多种艺术手法,描摹帝妃“逞侈心而穷人欲”,导致朝政败坏、藩镇叛乱,自酿爱情悲剧苦果。
评论:
洪昇运气十分不好,出生在明朝灭亡后的第二年,正值兵荒马乱,父亲因为政治原因差点被充军。二十多年的太学生,愣没当上官,好不容易写出《长生殿》,却恰逢佟皇后的丧期,(党争)不仅禁演还遭政治迫害。家庭受外人挑拨,早早与父母分居。他的死也是个传奇,在乌镇落水而死。纵向看来,他是一个悲剧色彩浓厚的人。
《长生殿》取材自白居易的《长恨歌》,除此之外还受到《梧桐雨》和《牡丹亭》等剧的影响。前者是似乎是为李杨二人翻案之作,花了大量篇幅描绘李杨二人的爱情。《长生殿》50出,杨玉环在25出的时候死了(正好是一半),两人直到最后一出才以神仙的身份团圆。虽说是才子佳人的戏,但是男女主角同时出现的折子在戏中屈指可数,不可为珍贵。
《杨太真外传》里提到一句唐明皇月宫听曲,他就把这件事和白居易诗中的“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揉在一起,安在杨贵妃身上,弄出“闻乐”、“制谱”、“舞盘”好几折来;元稹的《连昌宫词》提到一句“李謩按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他和那霓裳羽衣曲一联系,又弄出“偷曲”一折;“进果”一折脱胎自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窥浴”则是“春寒赐浴华清池,始是新承恩泽时”;“密誓”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惊变”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明皇实录》中说安禄山打下长安后,“有乐工雷海青者,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逆党乃缚海青于戏马殿,肢解以示众。”,到了洪昇笔下雷海青已然是一个有血有肉、铁骨铮铮的汉子,撑起了“骂贼”一折……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长恨歌》里一小句,甚至一个词,到《长生殿》里往往就成了重头戏。最厉害的还是“闻铃”一折,白居易写“夜雨闻铃肠断声”,洪昇则挥豪成:“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它一方面颂扬了唐明皇、杨贵妃的生死不渝的爱情,一方面又联系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背景,批判了统治阶级荒淫误国、祸害人民的罪恶,抒发出国破家亡的感慨。剧本艺术表现细腻而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作者善于用优美流畅、富于诗意的唱词,来描绘人物不同景况下情绪心理的变化。如《弹词》一出中,从金钗钿盒定情弹唱到銮舆西巡,低回深郁,曲曲动人。“破不刺马嵬驿舍,冷清清佛堂倒斜。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滴罗巾血”,这些唱词很好地把环境气氛与人物性格特征结合起来,充满诗意。(文\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