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大学》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4

    《大学》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大学》、《中庸》看作与《孟子》、《易经》同等重要的“经书”;宋代“二程”、朱熹继承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旨在弘扬理学。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于南宋绍熙元年刊刻成《四书章句集注》,因《论语》记载孔子言行,《大学》为曾子所作,《中庸》为子思所作,《孟子》记载孟子言行,故又称“四子书”。元延祐年间,以《四书章句集注》试士子,悬为令甲,从此,“四书”成为芸芸士子干禄之必读经典。

    朱熹认为《大学》是“为学纲目”,且“四书”中以《大学》为最易晓,故读“四书”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着重讨论个人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又提出实现天下大治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称之为“八条目”。为进一步服务于理学思想,朱熹多加了“格物致知”一章,为《大学》原文所无。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那么,《大学》到底是讲什么的呢?朱熹说:《大学》是“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规模:“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朱熹称之为“三纲领”;节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称之为“八条目”。放到今天来看,这些论述依旧揭示的是社会发展规律,能给予我们无限的启示与动力。

    作为经书,《大学》通篇区区千字,然其中所蕴之意味则无穷尽也。

    在我读到《大学》之前,就已经接受到了一部分书中观点,即修齐治平之道。家道有幸,在我父辈的那一代就已经结缘儒释道三家,故自小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不少熏陶,如书中所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 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齐治平之道是儒门弟子的社会理想,也是先贤授予的追求大同的实践方法,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但也要脚踏实地从自我做起。有趣的是,在抗战年代,中共二大会议上,我党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即树立最高革命纲领,达到共产主义,与树立最低革命纲领,除内攘外统一国家。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千年前古圣先贤的思想与千年后革命领导者的思想产生了对接,这无不揭示和证明了其中的科学性。

    古人之读《大学》,一在为考取功名,二则进而以求修身明德。但要说当今,今人不以经书之理论优劣,又重物质而轻精神,那么今天的我们读《大学》没有意义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也许你现在蹦出来振臂一呼高叫自己要治国平天下会让众生笑掉大牙,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放弃掉先贤传承给我们的远大理想。先圣何其智慧,其早已经看到了圈子的相互影响性,我,家,国,天下,即是四个不同的圈子,由小至大,我之善恶会影响家之善恶,小家之善恶会影响大家之善恶,大家之善恶会影响国家之善恶,小国又大国,大国而至于天下。通俗地讲,你的德行会影响你家人的德行,你的家人又会去影响其身边的人,身边的人继续发散又会影响到社会,乃至国家天下。先圣们看到了这一影响规律,故教导我们一定要做好自己,修身明德,这就是完成了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了。

    谈到《大学》的现实意义,可能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德行了。《大学》全篇重在阐明修德的重要性,这不是一家之独言,佛家也讲到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修行,人人修行,众生平等。两家更有个共同点,即性善论或者说叫相信人本身潜在的智慧,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佛家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么为何今人之德行相差千里呢?答曰,修行有异。人人都能明德,人人都能追求远大理想,当然前提是,勤于修身。

    大学生之读《大学》自然是一个顶好的时候,进入大学的学子基本处在一个三观成熟期,接触的人事、书籍都会对最后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我很庆幸今生有缘读到这些圣贤书,得借先贤之智慧窥得些许天机。自以为还远远不足,不过先贤告诉我------脚踏实地,勤于修行。(文\向劲宇)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