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中庸》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4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第五十二卷中庸第三十一。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智圆之后,司马光则是宋儒中论中庸较早的一个。后来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作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和“三达德”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故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管理的培养。此《中庸》之性不等同于《孟子》之性。“天命之谓性”是指天命也属于人性以外;“率性之谓道”是说要自我管理的培养而不是放纵本性到人性以外;“修道之谓教”是说改善自我气质的学而习就是儒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耳堵目染的自我教育办法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的办法。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有意义的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深度。很少收人红包。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很多事。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何为“中庸”?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庸之道即是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但读过后的我以为,这只是此道的表层意思,“中庸”之道之精髓,在于揭示了世间规律,凡事皆逃不过“中”一字。我们常将儒释道三家连在一起说,自是因为三家有其思想共通之处,儒家讲的中庸,也是三家都提及过的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规律的揭示,勿有极端,物极必反,一如阴阳太极。

    你看那变化激烈的皆是灾难,地震是灾难,火山爆发是灾难,小到个人,勃然大怒是灾难,痛哭流涕是灾难,欣喜若狂是否灾难?答:乐极生悲又成灾。所以,“中庸”告诉我的,小至调整个人心态,大至看穿万物运行,故书中所言“致中和不仅能使君臣父子各处其位,而且可以参天地之造化,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大约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以前学过一个词叫“不卑不亢”,论及中庸之道,此词得之。我们不依赖于万物,亦不排斥万物,于万物不卑而不亢,平静地对待过去发生的、现在进行的、未来酝酿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于世间,淡然地面对所有的人事。在苦境那就自强不息,在顺境那就时时自警,为了不让极端的环境影响,那就及时的调整自己,让物质与精神达到中和状态,到此,我们才不会轻易地被改变,被影响。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放在今天,“中庸”的思想仍不失光辉,这不是一种甘庸的消极情绪,相反,这是积极而智慧的人生态度,是于天地间淡然自若的洒脱姿态。(文\向劲宇)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