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国人最先了解到三国的知识,是来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那确实是一本好书,把百年间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描写的绘声绘色,把百年来的英雄豪杰刻画的栩栩如生,但它却不是真正的历史。鲁迅曾评价到,描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知道智而近妖。同时三国演义还存在乱套历史功绩的时候,就像开场时关羽温酒斩华雄,这其实是孙坚的功劳。所以说,作为历史资料来看,三国演义只能旁证,那什么是真正的三国历史呢?那就要谈到《三国志》了。
三国志作者是西晋著名的史学家陈寿(233-297),他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爱好学习,少年时就仔细研读史书,对《尚书》、《春秋》、《史记》、《汉书》都有专研。曾向同县的学者谯周学习,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于公元280年,也就是西晋代魏三国统一之时开始编撰《三国志》,当时已48岁。
三国志是记载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属于断代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魏武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由此也有人说三国志多人分别编撰,不过我们仍认为是陈寿完成的。陈寿这样处理,是与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仇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 ,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属于私人修史但在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重视。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原本三书是分别成章,直到北宋,在后人不断的扩充下,合成为三国志。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寇第斯曾说:“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读三国,就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带来的温暖,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这种思想与我内心深埋的理想交织、碰撞,产生共鸣,激荡出串串亮丽的火花,鼓励我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拼搏、前进……
三国志使我受益匪浅,我对三国的认识有了新的改观,我不在讥笑那三气而死的美周郎,他其实是因病身亡,我不在痴心与大乔小乔的魅力光耀,更加多的是为那一句“孙策闻公与绍相持,乃谋袭许,未发,为刺客所杀”感到深深的悲悯。“武烈既没,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招揽遗老,与之述业。神兵东驱,奋寡犯众,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诛叛柔服而江外厎定,饬法修师而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而江东盖多士矣。将北伐诸华,诛锄干纪,旋皇舆于夷庚,反帝座于紫闼,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而归旧物。戎车既次,群凶侧目,大业未就,中世而陨。”呜呼哀哉。“使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回过头来,我想到了三国演义里的三绝,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三国志中他们的形象并没有那么丰满,却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曹操说是奸雄,其实只是时局所迫,他真心是要匡扶汉室,成王佐之才,只是命运最后让他一步步的走向罪名。蒿草行,榭麥行,曹操全是汉音,生民百余一,闻此愁断肠。诸葛仍然聪明,但已经不是那种鬼神了,赤壁之战的功绩,多半给了周瑜,但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仍然被传扬。关羽,这位决定天下走势的男人,三结义,斩华雄,千里走单行,华容道,走麦城。他不再是那个武圣人,而是一位军事家,不再挥动他的那把冷艳锯,而是在荆州镇守天下。成了一个人,而非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也许我们都应该让历史的仇与恨过去,让奸雄与美人并存,让我们在史学家的笔下,找到那个人的另一半,还历史人物一个真相,读懂真正的三国。(文\佘泰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