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桃花源记》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4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并记》的组成部分,写作时间大约是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421),这时陶渊明已经57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在政治上的合作,他不满于黑暗的政治现实,又由于他长期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这个记和那个诗内容基本是一致,但它们所表达的重点和运用的表现手法不同。文章全用客观的记叙方法,虚构了一些人物和情节,而诗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美好淳朴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由于本文的创作,后来就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的地方,或与外界隔绝,脱离现实斗争的幻想境界。在人类发展史上,“桃花源”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理想国度中的大同世界的蓝图。

     这篇文章早已被选上初中教材,究其被选上的原因,莫过于此文语言平实,叙述生动,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开头对于桃源外的景色描写,以渔人之眼,铺陈了找到桃源的开端。在进入桃源之前,四周的景色就有点不同了,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树,就可以知道这时景色的的美丽的奇异与独特,为下文渔人进入桃源做准备。

在渔人沿着桃林往前走,到了个有水的地方发现了一座有口的小山,通过山的小口,才真正的进入到了桃源之中。这与很多小说中世外之地所处之地有相似特征,在不为人所察知的地方,必定有山或水将其隔绝,使其不受外界的干扰。

    进入桃源后渔人看见了俨然的屋舍,平旷的土地,且桃源之人穿着不与外人相同,更是惊异。以渔人的视角展开了对桃花源中景物和人物的描写,渔人的惊异便体现出了此处的不同。而后桃源人发现渔人后都咸来问讯,表明了桃源的世人对于这个外人的到来也是很诧异的,对于他的来历进行了一番询问,表明了桃源人对外人的戒心。知道了渔人身份后,桃源之人并未苛待其人,而是设酒杀鸡作食,热情的款待了渔人,表现了桃源之人的淳朴与善良。

    而渔人在得知了桃源人是在秦时就已进入这里的人后有惊讶恐惧,后来在桃源里备受礼遇,才稍微宽心,可他却并不懂得感恩。桃源之人为他接风洗尘,诚意款待,渔人却在出了桃源之后立即去向官府告发,无情无义,令人咋舌。这也体现了当时之人与先秦之人的性格对比。一个淳朴友好,一个是虚伪好利 ,瑕瑜互见。

    而后又描写了南阳刘子骥去找寻桃花源,其实刘子骥只是当时志士们的一个代表。高尚之士向往没有战争,人人可以安居乐业的生活,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战争频繁,动荡不安的生活。表现了当时有志之士对社会黑暗的不满,与避世之情。

    这篇文章以渔人行踪为序展开记叙,从他无意中到了桃花林并入桃花源写起,以他出桃花源、再有高尚士寻踪未果而告终。开头结尾略写,因为这些只作为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共鸣,中间渔人在桃花源里的所见所闻才是主体,所以就写得很详尽。有渔人眼中看到的桃花源的风貌,他与桃花源中人的对话,桃花源中人对他们款待,他们的来历和生活情景,思想感情这些的描写,让整个章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并且有详有略,布局得当。

    《桃花源记》总的构思其实是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因为这个故事很可能就是虚构的故事是虚构的,桃源境界就是当时人们想象中的产物,然而在人间并真的不存在这样的地方。但它的细节描绘又是比较的现实主义的,不论是山外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才通人”的入山小口,还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些对场景的细致描绘,让人身临其境,现实生活中都不难找到,这就给人以亲切逼真之感。相信这是人间乐土,而不是神仙境界宁愿信其有,不肯信其无。特别是借助于当时的真实人物──南阳刘子骥的规化前往,更增添这个故事的真实感,让读者也为之倾往。归根结底,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是植根现实的沃土之中的。但渔人重寻又迷了路,刘子骥之后便无人问津,又给此事增添了神密色彩。这篇文章又实又虚,似真似幻,表明桃源世外桃源的存在,仅仅只是当世之人为了逃避现实的幻想罢了。(文\周凡琪)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