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三国志·先主传》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4

《三国志》评论:

(一)优点

    陈寿还能在叙事中做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陈寿所处时代,各种政治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陈寿在用曲折方式反映历史真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三国志》对汉魏关系有所隐讳,但措词微而不诬,并于别处透露出来一些真实情况。如建安元年(196)汉献帝迁都许昌,本是曹操企图挟天子以令不臣之举。陈寿在这里不用明文写曹操的政治企图,这是隐讳。但写迁都而不称天子,却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这就是微词了。另外,他在《荀彧传》、《董昭传》和《周瑜鲁肃吕蒙传·评》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陈寿对蜀汉虽怀故国之情,却不隐讳刘备、诸葛亮的过失,记下了刘备以私怨杀张裕和诸葛亮错用马谡等事。这也是良史之才的一个表现。

    《三国志》行文简明。它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先主传》记曹操与刘备论英雄,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之时,“先主方食,失匕箸”的记载,使刘备韬晦的心情,跃然纸上。

    《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的曹操听到刘备占据了荆州之时,“方作书,落笔于地”的情态,生动烘托出刘备在曹操心目中和当时局势中的地位。书中写名士的风雅、谋士的方略、武将的威猛,大多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

(二)缺点

    《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因黄皓弄权,陈寿不肯阿附黄皓。因此被遭排挤。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先主传》描写人物刘备的评价:

    刘备确为三国时期的英雄,他拥有着许多英雄所特有的气质。少年时的雄伟壮志(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中年时的谦逊(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善良,爱民(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晚年的大度(先主病笃,托孤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都不得不令人赞叹。尤其是在当时那种所谓“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绝大多数人都为着自己的利益而想,做事不择手段。他一生的最大之敌曹操,屠徐州,“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他却一心爱民,“以人为本”,不肯弃人民而去,一心为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去努力着。的确,他的才华与他的对手们,曹操,孙权相去甚远,前半生屡战屡败,寄人篱下,但他百折不挠,失利不曾磨灭过他的意志,这就是他成功的方式。

    他出生并不好,虽是所谓的汉室后裔(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不过已沦落到“与母贩履织席为业”的地步,是曹操口中的“卖履舍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卖草鞋的人却取得了成功就不得让人不赞叹他的人格魅力了。起兵时关张来投,商人相助(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任平原相时,得郡民爱戴(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在荆州时,得诸葛亮,伐成都,得法正。谋臣武将都甘愿为他卖命,足以见得其人格魅力之大。

    人无完人,他也有很多缺点,易暴怒(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不听谏言(猇亭之战,不听赵云诸葛亮劝阻,贸然出兵)滥杀人(曾因被张裕讽刺自己的胡子就要大开杀戒),但这也不能抹杀掉他是一个英雄的评价。(文\钟杨俊哲)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