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赤壁赋》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4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评论: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虽说这不是当年曹操的赤壁之战的赤壁,但是在苏轼的带领下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毫不逊色的赤壁。当被政治迫害遭贬黄州的苏轼夜游赤壁写出了这篇千古名作《赤壁赋》。

     全篇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分为五段全文不过寥寥六百多字却将赤壁之景、自己的人生感悟表现的淋漓尽致,成为千古流传的佳篇。第一段写赤壁的夜景,直接点明了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方式是“泛舟”,时间是“七月既望”,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写、议论;地点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人物是“苏子与客”,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为全文的构建打下了根基。在常人眼中简单的几字在苏轼笔下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了。再来看看“徘徊”二字,不止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而且写出被召唤出来的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诗人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超脱于世。接着作者借此时之景道出了自己想远离人世间的纷争,“羽化而登仙”超然独立。

    第二段写客作者饮酒唱歌而引发的感伤,运用香草美人的手法流露了失意和哀伤的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显作者心中的悲。段头是乐,段尾确是悲形成鲜明的对比。随即引出下文。

    第三段则写客人抒发对人世的感叹,由赤壁转而想到赤壁之战中的曹操,那一带枭雄现在又在哪里呢?客人将曹操和自己进行对比,一世之雄况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呢?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表现出客人消极的人生观。

    第四段则是苏轼针对客人的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苏轼拾取眼前景物,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亮说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表明客人不能从江水、月亮得出关于短暂与永恒。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因此来引出自己的观点::“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保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因此,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而又何羡乎”?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苏轼与客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从另一方面来看,客人与作者本人本来就是同一个人矛盾的不同心理罢了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固然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身处逆境依然那么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但也表现了他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包含着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从流连光景中寻求精神寄托。

    最后一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一枕好睡醒来了,一宿晚景过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一篇《赤壁赋》也随之收尾了。而读者则在经历了一番江上月夜泛舟,听取了一场关于宇宙人生的对话之后,却还久久地沉浸在作者优美笔调所表现的诗一般的意境之中。

    这篇文章以对话的形式描写,将诗人的思想通过宇宙万物的变化传递出来,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虽然这是一篇赋,不过,它没有大赋的板重、堆砌的毛病,也没有,骈赋、律赋的形式束缚,正体现了苏轼散文的“行云流水”的艺术风格;其中造语而多有变化,用典而不拘故实,写景而富于想象,抒情而兼用夸饰,又可以看出苏轼文学创作的革新、解放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色调。因此从多方面来看,《赤壁赋》的文学价值那是无可比拟的,成为千古绝唱。(文\张慧)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