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增广贤文》虽定义为一本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却不仅仅能为儿童指点迷津。此书收集了从古至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可谓生活中的参悟结晶,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此书语言以韵文的形式,将各种格式排列在一起,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突破了传统启蒙书目的固定格式,且语言通俗易懂,大道至简。
虽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但书中所强调的孝、义、对读书的重视等观点,仍体现着儒家正统思想。思想的汇集,便是文化的交融。也正是因为它内容的广纳百川,这本书能为众人所接受。所有人都能从中找到为自己所认可、所钦佩的语句。
增广贤文内容广泛全书可分为这样的四个部分:一是人与人际关系,二谈人生,三是为人处世,四是读书的理解与看法。
谈到人与人际关系,不妨会想到文中所谈到的“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便教会我们说话要给自己留一份位置,学会自我保护,不要什么都告诉别人。虽说人与人相处最需的便是坦诚,但人需为自己留一条后路。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人心难测,唯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兴许这句话会有些冷漠,但说的不过是事实罢了。也由此联想到“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与不理解自己的人说话好比对牛弹琴,而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说话好似没有尽头,即使聊天结束了也是意犹未尽,“酒逢知己千诶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两句便有异曲同工之妙。“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便怎么对待你。在做事的时候,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你能收获更广阔的世界观。
说到人生,那么就不得不谈到尝试与收获,人要学会不断地攀登,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不会只是一只井底之蛙。“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洋深。”不去做,怎知自己会不会后悔,但不去做的那份遗憾,是会让人后悔的。站的高,才会看得远。人常叹人生苦短,故有“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之说。虚度光阴,浪费的是你的有限的生命。人想要生活的更好,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不要说努力后没有收获,那只是因为没到时机而已。当时机到来,下了苦功夫,才可得富贵。“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小孩无忧无虑正因为所了解的事与认识的人少,不用什么都去了解,不用何人都去结交,为自己的内心留一片净土。
为人处世是全书的核心部分,全书着重描述如何待人接物。如“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人与人的交往不必过深,以免到老有了怨恨之心,是再如“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主人迎接客人,礼待客人,既是对客人的尊重,也是主人涵养的体现。对待别人,“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坚守自己最初的信仰,坚守自己的本心,做事要对得起别人。与别人发生矛盾与争执时,要记得“触来莫与说,事过心清凉。”无谓的争执只会带来无谓的烦恼,而时间久了后便会发现,一切不过只是浮云,在时间面前,没有什么是不能被淡化的。在送礼方面,我们又会想到“千里送毫毛,礼轻人意重。”礼物不在贵重,而是在情义。人的情义深浅不是用礼物的贵重与否来衡量的,情义是联系两个人的无价桥梁,就算我为你寄来一片鸿毛,你也能感受到我情义的重量。这便是真性情。与人相处,我们也不得不谨记“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宽恕大概是这世界上最温暖的感情,学会宽恕,福气自来。“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事之忧。”也是同理所得。小忍必得大志,这样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此书对读书的理解与看法也是非常深入的。像“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就是说,书的价值往往高过金钱,知识永远是无价的。如“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便是以夸张的比喻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再好比“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书籍说完了世间所有的好话,此话不假。“圣贤言语,神钦鬼伏”书里收集的圣贤的语言,就算是神鬼都钦佩,我们则更应该信服。
当然文学作品也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增广贤文》也是如此。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文章难免受到时代特色的影响。其中不少内容反映了儒家封建伦理道德以及三纲五常,甚至有一些内容带有明显的宿命论的色彩,如“急行慢行,前程只有多少路。”的说法。书里认为,人的命运是天定的,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有的内容以个人为中心,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自私自利的思想;有的内容反映了在社会制度下市民阶层得过且过、畏缩苟安的心理和避祸厌世的消极人生哲学,不利于人的进步;有的内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述地过于复杂,不利于纯洁的交往;还有一些内容含义模糊,如果缺乏正确的教导,不做正确的理解,就会变成错误的东西。这些内容都是不符合如今的时代精神的,我们要在阅读时采取批判的态度,批判继承,吸取其有营养的成分,去除其中的糟粕,古为今用,结合各种文化的特色,发挥《增广贤文》真正的价值。(文\罗静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