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是屈原所作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由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的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思想的'奇'——奇绝的内容显示出作者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诗人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象力。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学人所探究的问题,在诸子百家的文章里,几乎都已讨论到。屈子的《天问》则以迷离的文句,用疑问的语气说出来以成此巨制,这就是屈子所以为诗人而不是'诸子'的缘由。而'天'字的意思,战国时代含义已颇广泛。大体说来,凡一切远于人、高于人、古于人,人所不能了解,不能施为的事与物,都可用'天'来统摄之。对物质界说,又有本始、本质、本原的意思。《易·系辞》中说:'法相莫大乎天地。'《天问》的天,也有指一切法相的意味,与道家的'道'字,《易经》的'易'字,都是各家用以代表这些'法相'的名词,屈原为楚之宗室重臣,有丰富的学识和经历,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颇有整齐百家、是正杂说之意,《天问》的光辉和价值也就很清楚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了。
从全诗的结构及内容来看,全诗373句1560字,是一首以四字句为基本格式的长诗,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一说一百五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他那个时代尚未解决而他有怀疑的,也有明知故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的提问,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见解和对历史的总结、褒贬;对自然所提的问题,表现的是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对传说的怀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认识论。《天问》以新奇的艺术手法表现精深的内容,使之成为世界文库中绝无仅有的奇作。
《天问》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以四字为句,以问的形式从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细细读去还是可以理清脉络,弄明主脑的。《天问》在语言运用上与屈赋的其他篇章不尽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没'些'、'只'之类的语尾助词。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杂以三、五、六、七言。大致四句为一节,每节一韵,节奏、音韵自然协调。有一句一问、二句一问、三句一问、四句一问等多种形式。又用'何'、'胡'、'焉'、'几'、'谁'、'孰'、'安'等疑问词交替使用,富于变化,因而尽管通篇发问,读来却圆转活脱而不呆板,参差错落而有风致,所以前人评论说:'或长言,或短语,或错综,或对偶,或一事而累累反复,或数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险,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诸法备尽,可谓极文章之变态。'(俞樾《评点楚辞》)这构成了《天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当然它表现的是屈原的学术思想,问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因此在修辞手法上,自然没有像《离骚》、《九歌》、《九章》那样绮丽而富于浪漫色彩,但正如清贺裳《骚筏》所评'其词与意,虽不如诸篇之曲折变化,自然是宇宙间一种奇文'。
《天问》从内容结构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宇宙以及天地生成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大禹父子治水和一些地理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夏代的历史和神话传说中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商代的历史和神话传说中的一些问题;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周代以及春秋时期的历史和神话传说以及有关楚国的话题。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个个疑问排列下来,但是偶尔也穿插着一些不按时间顺序罗列的历史事件,如关于舜帝和吴国的传说等等。
《天问》展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对事物兴衰发展的洞察力,一问一叹,一问一泣,感人至深。阅读天问的第一感觉,离不开屈原的一个怨字,他上问远古,下问春秋,都是在问一个何为贤君名臣,何为理想美政,对比着禹、汤及周武王,想象着伊尹和太公望,屈原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人。同时他也看到了桀、纣,看到了楚国若无中兴之君的下场,内心的渴望与焦急跃然纸上。同时,他又有不满的情绪,他不能理解,为何,他不能身处一个明君时代;为何楚王不能像五帝一样求贤若渴,明断是非;为何他没有像比干、姜尚式的同僚。他的抱负再这样的环境下无法施展,自然就会想起过去,往者不可追,只好将自己想象成一根漂浮的草,问问天地间的道理,以期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屈原的问题中,有许多历史价值,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赞言:“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写神话,写兴亡,屈原让人看到了他的博学,也让人看到了那一段段历史,太史公在《屈原贾生列传中》赞叹屈原:“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除了他们相似的遭遇外,恐怕还有他也认同屈原是个记史的人吧。
在《天问》的结尾,屈原写道:“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伏匿穴处,爰何云?悟过改更,我又何言?”一个心力交瘁,无处可归的形象浮现出来。他说了这么多,仅仅是留下了一部文学名篇,可于屈原而言,是多么无力的慨叹。(文\于子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