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艽野尘梦》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5

    陈渠珍(1882—1952),号玉鍪,祖籍湖南麻阳,后迁入凤凰。16岁入沅水校经堂读书,1906年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任职于湖南新军。曾加入同盟会。次年秋,赴武昌投奔湖广总督赵尔巽,被转荐到成都川边大臣赵尔丰处,任新军六十五标队官(相当于连长),驻防藏蜀要冲百丈驿。其时,俄国、英国势力觊觎西藏,外患入侵,西藏局势动荡不安。宣统元年(1909)7月,陈渠珍所属部队奉命援藏。陈渠珍因素有胆略被任命为援藏军一标三营管带(相当于营长),参加恩达、江达、工布等平叛战役,后又远征波密叛匪,屡建大功。驻藏期间,他同当地藏民、官员和喇嘛来往密切,还与藏族少女西原结婚。

    《艽野尘梦》,作者“追忆西藏青海经过事迹”,取《诗·小雅·小明》“我征租西,至于艽野”之意为书名,含有青藏高原风尘录的意思;艽:荒远。艽野:指青藏高原。在书中,作者详细地叙述了自己1909年从军,奉赵尔丰之命,随川军钟颖总兵进藏,升任管带(营长),参加工布、波密等距役,在驻藏期间同当地藏族同胞、官员和和喇嘛来往密切,同藏族姑娘西原结婚,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南北响应的消息传到西藏后,出于对波密起义士兵的一些行动不理解,而又顾念个人安危,于是组织湖南同乡士兵和亲信一百五十人取道东归而误入大沙漠,断粮七月余,忍饥挨饿,茹毛饮血,仅七人生还于西安,西原病卒,等经历;描绘了沿途所见的山川景色、人情风俗和社会生活;同时记录了英、俄帝国主义觊觎和争夺我国神圣领土西藏的罪恶和阴谋活动,清政府的举国腐败,清封疆大吏之间和军队内竞权夺权、勾心壮举角的壮举争;记载辛亥革命对西藏和川军的重大影响和军中的同盟会员、哥老会成员在波客乘机发动兵变、杀死协统罗长祷的实况。从文学的角度看,它不失为一部行文优美的游记;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它又不失为记录清末民初川边、西藏情况的重要资料。因此,任乃强先生在《弁言》中说:”但觉其人奇、事奇、文奇、既奇且实,实而复娓娓动人,一切为康藏诸游记最。尤以工布、波密及绛通沙漠苦征力战之事实,为西陲难得史料。

    通读《艽野尘梦》,并无惊艳之感,只因从不曾生离死别,也不曾流离落魄,更不曾死里逃生,难以体会当年陈渠珍跋涉万里,穿越无人区的惊悚与辛酸。但却可以想象,一场长途跋涉,造就了陈渠珍和西原两个人难以割舍的爱恋,而这爱恋越难割舍,越能体会那一段路相依相偎是有多么的不易。走过千山万水后的爱情,已经化为了两个人最珍惜的尘梦,醒来后,自然会痛哭流涕,自然不愿再开口谈起。

    陈渠珍曾在书中这样描述他所看到的鬼火:“佛祖释迦牟尼曾说,天堂地狱,随人心境而异,善则超生天堂,恶则堕入地狱。这其中的道理,正如磁石之于铁,像我这样所知浅薄的人,习惯了以无神论观点看世界,却不知道孔子早就教育人们不要乱说话以免扰乱神灵……更何况战场周围,那么多为国捐躯的无名勇士,魂羁异域,跟在自己同胞后面迟迟不肯走散,又乘这样的明月之夜现形……真所谓薪尽火传,怎么可以动不动就怪罪我们的眼睛呢。”可见他对鬼神,心存敬畏。在书中,又多次提及因果,他一方面看到了许多人善因善果,恶因恶果,如伏击给予他们食物的蒙古喇嘛的手下,最终因为伤势过重,被遗弃在无人区。一方面又看到善人恶报,恶人善报,如他原来的文书为人尖酸刻薄,却在后来的民国中身居高位,又如收留他的藏人彭错为人热情好客,却在他的军队走后被达赖迫害。凡此种种,难不让人升起一种命运无常,上天注定的心绪。他笃信命运,又在阴差阳错间偶遇西原,一次会错的意,使西原来到陈渠珍身边,陈渠珍怎会不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怎会不好好珍惜呢。陈渠珍常说,若无西原,也就没有他,西原一次又一次救了他,他早已认定了这个人,是上天赐给他的人。两个人从无到有,从无人区坎坷的走到兰州,每时每刻都难以分开。然而上天只是要西原帮助陈渠珍走出最艰难的岁月,随后就把她的灵魂带回了雪山,让陈渠珍心里悲痛欲绝,搁笔不写。也许上天开了一个玩笑,只让记录故事的人把故事写到最精彩处,又故事的结尾设置好悬念,为了吸引读者,却不管故事的主角们,在这么曲折离奇的故事里,要经受多少磨难。不幸的主角们努力又徒劳地挣脱着命运,用最悲切的笔法给人们留下一部藏地史诗。

    可惜,这本书被埋没了许久,陈渠珍在之后很少与人谈及那段经历,就算与儿女讲述当年的故事,也不愿提起西原这个名字,因此,这本奇书也很少被人关注,和至今仍旧难以穿越的无人区一样被遗忘在高原之上,人们只知道沈从文,不知道他的上司陈渠珍,只知道湘西的《边城》,不知道作在藏区的那场《艽野尘梦》。也许这也是陈渠珍的本意,他不愿揭开伤疤,也不愿把遗憾与悲伤告知世人。

    那场浩浩汤汤的革命,却不曾革除人们心里的等级观念和权力意识,哥老会动乱,使军队失去了纪律,造成了一百五十人的出走,以及最后仅有七人生还的惨剧,这部书,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更有凄惨凌厉的鲜血。在这份爱情背后,大地是洒满鲜血的,在鲜血遍洒的大地上,这份爱是凄美的!没有这场旷世的爱恋,这些人在革命牺牲者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若是没有生死存亡的抉择与挣扎呢,这份爱恋又要何去何从!(文\于子瞻)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