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左传》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5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儒家十三经之一。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左丘明,后人对此颇多疑议。《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贺循将其评为“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文之有左、马犹书之有羲、献。”历来研究者常把它和《史记》并称,尊为历史散文之祖。可见《左传》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地位。拜读过这部作品,不难发现它的以下几个亮点:

     其一:叙述方式。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但倒叙、插叙、补叙等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例如以“初”领起的倒叙,《宣公二年》在激烈的打斗中突然采用倒叙的手法引出灵辄“既而与为公介,倒乾以御公徒而免之。”使赵盾逃出晋灵公的埋伏。或以时间副词“昔”领起的倒叙,如《襄公十四年》将“昔”字领起的几段倒叙完全地融在顺叙之中,一场激烈的辩论将范宣子与驹支的形象凸显出来,也使一场外交争论在叙往事中将是非曲直道尽。《左传》中插叙补叙的手法也广被应用,如秦晋崤之战中蹇叔在秦出师伐郑时,已预知了必然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果。通过这样的写作手法将同样一件历史事件变换地裁剪、布局以及材料的运用,会使读者产生不同的体验。在这种叙述中,必然包含着作者的用意在里面,作者的褒贬好恶也必然存在其中。

    其二:人物描写。《左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是通过主人公数年的行迹累积起来的,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并且,作者在叙述整个故事时注重人物个性的多面化。例如晋文公是《左传》中着力歌颂的人物,他由一个贵公子成长为政治家,由四处流亡到成长为一代霸主,人物性格有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楚灵王是《左传》中被否定的人物形象,他即位前野心勃勃,即位后骄奢残暴,但同时,作者又表现了他的不记前仇、风趣幽默等性格特点,刻画出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其三:道德观念。《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借鉴。《左传》维护周礼,尊尚道德。作者用敏锐的历史眼光记述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争霸,表现了新旧势力的消长,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书中还揭露了暴虐昏庸、贪婪荒淫之辈,肯定赞扬了忠良正直之士,其中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更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例如《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国大败,楚国大臣季容分析失败原因时特别强调了民心的重要性。另外,在作者看来有才能的人被天所佑,有识之士是国家兴旺的关键,例如“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记载的大多数预言和方术活动,目的都是为了宣传道德史观,因此在史料选择上,作者对《春秋》所记载的部分历史事件拒绝予以叙述和解释,却又补充了大量在《春秋》中没有出现的史料,再现了宋、齐、晋等国争霸的历史。

    其四:民本思想。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人的地位提高了。《左传》中明确体现的民为神主观念,例如《僖公十九年》宋国执政大臣司马子鱼在抨击宋襄公欲以人作为祭祀的牺牲行为时,曾说:“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强调了与其耗费人力物力祭祀祈祷,不如施惠于民。如此看来这种“民为神主”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并开始被人们接受。在君与民的关系上,民的地位有所提高。在《左传》中民本思想是其重要的思想倾向之一,民心向背成为战争胜利、国家兴旺的决定力量。作者在描写大量的战争后都阐述着这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统治者,如果认识不到民众的力量,又不能够实行仁政,获得广大百姓的支持拥护,那么迟早要垮台。而这正是历史反复验证的真理。例如《庄公十年》齐鲁长勺之战,“曹刿论战”依靠“为民办事”一条在战争中取胜,便鲜明地反映了安抚人民的思想。《左传》总结春秋史上这些弃民而兵败的典型事件,说明在军事斗争中获得民众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告诫统治者民安则国安,民富则国富。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为统治者服务,其实是一种社会新思潮的形成,是突破封建礼数思想而建立的人文观念,而这种观念在现今生活中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五:戏剧性。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注重事件的前因后果,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使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有些事件在描写时刻意带有神秘色彩。例如在《左传》中经常出现的预兆,有时是智者的言论,有些是占卜、梦境,并且符合礼的事常有吉兆,反之为凶兆。《左传》中有些故事甚至出于主观臆测或虚构。如记载介子推母子间对话,不可能旁边有第三个人记录谈话内容,当是作者根据传闻虚构而成。《左传》中大量的记述占卜释梦和神异关联的情节。写晋侯所梦大厉,画鬼如生;桑田巫释梦之语;小臣之梦的印证,更是充满神秘色彩,仿佛志怪小说。

    由此看来,《左传》具有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成熟的文本形态,无愧于“中华文化之瑰宝”一说。(文\柳鸿如)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