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作为战国时期我国的儒家思想的大家,继承了孔子的的儒学的基本精神,并将儒家思想加以改造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儒学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孟子思想源远流长,被后人尊称为儒家思想中的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和《论语》一样,都是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与《论语》相比又有了明显的发展。《论语》的篇幅一般较短,文字更加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的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这对后世散文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他从封建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将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仁政,系统地论述了封建帝王的治国之策。行民本、施仁政、王道是孟子政治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他的思想价值在秦之后陆续为后世帝王尊崇而行其维护封建统治之功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书中,处处可见孟子的文化精神,它既存在于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又和孟子的思想体系相对独立,可以说是孟子思想的活的灵魂。以下对他的文化精神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孟子的实质性的文化内涵有两层,一是以“道”为中心的道德主义,体现在他对“道”近乎理想化的要求。另一层是以“文”为主题的文化主义,带有守旧色彩。而道德主义又包括三个具体的方面:仁义的人格,践行政治责任的智慧,落实“士则仕”的政治诉求,其中最关键的是对于健全理想的人格的不懈追求。后者两个包括个方面:一是自觉继承孔子思想的结晶,二是对于异于儒家之说的批判意识。最根本的是坚守儒家一统的方向。
细究孟子的理想的道德主义,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他在人性方面的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性善论不仅是孟子的主要思想,也是儒家传统思想的核心。但孟子的性善论并不是指生来全善无恶,而是从可能性考虑,人有成就善的潜质,人性本身有可能经后天的培养而逐渐练就“善”的境界,使善的部分得到扩充,最后方可达到孟子所言的真正的善。
而扩充善的过程又需要人本身的不懈努力。要做的第一点便是反思。要做的便是通过反思来意识到并认可自己人格中固有的善,因为人们对于自己的善性常常处于“熟而不察”的状态,因此也常常因忽视善而不知不觉扩大了恶。这样的反思带有理性思考的意思,通过意识善,到确立为善的志向,如形成恻隐之心,对于所爱之人的苦乐感同身受。
孟子的道德主义是极为理想的,或者可以说是以成就圣人为目标的。如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人贵有志,要判断志向是否正确,就要看是否符合仁义的标准,其次应当持之以恒,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仁。
除了性善和立志外,孟子亦对人性中的欲望作出了思考。他明白人与人的欲望会常常发生冲突,人又常常因为自私而使矛盾加剧。孟子并非不知人性中的自私,但他又带着理想主义的色彩,认为通过不断的学习进步,人便可以消灭自己自私的本性,这种带着个人感性色彩的自私最终会与仁义的“理性”合并。欲望的种类又很多,孟子认为在各种欲望发生冲突时,应选择正当的欲望,这种择欲的思想是让各种欲望处在合理的位置。因此,虽然孟子认为欲望可以消除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但他本身并不否定欲望存在的合理性。
孟子对于孔子思想的继承随处可见,如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在《公孙丑下》中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让仁义的理想运用于政治当中,为儒家打通了参与政治的道路。而在读诗方面,孟子悟出了精髓,他认为对于诗歌的理解,绝不可以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这样的读法对于诗歌本身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破坏。重要的是要理解字面背后作者蕴含的深意,把自己的阅读思考与作者寄托的心怀相碰撞,从而达到真正理解诗歌的境界
就孟子对于后世的影响而言,最重要的当属民本思想。历代“明君”“盛世”的出现,无不与重视民生,恢复和发展生产有关,如西汉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同时,他也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许多现实可行的方案。如针对土地私有后,土地兼并严重,贫者无地的情况,提出了制民恒产,解决土地不均,谷禄不均的问题。针对侵占农时,影响农业生产的现象,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出不违农时的主张,这样的主张极有远见,富有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孟子对人民的同情与关心。重民思想在当时虽未能被统治者接纳,但它的影响却穿越时空,影响了后代的封建君主,成为了历代统治者要求自身的标杆,也为治理国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孟子对于“义”的理解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推动着人们为坚守义付出努力,做出牺牲,为奠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畏残暴的民族精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孟子》作为儒学领域的一部巨著,以精彩而富有气势的雄辩为我们阐明了更多的儒学道理,填补了孔子之后的儒学的空白,同时也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加工改造,使儒家思想成为了适应当时社会背景和社会潮流的思想,推动着儒学的发扬光大。我们作为后世之人,从此书中仍可得到启示,悟得真意,从中看到千百年前儒士的心怀感想,感受到儒学的思想光辉。(文\李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