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史记·刺客列传》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5

    他们总是站在刀光剑影的阴影里,他们总是不问是否值得就付出了性命,他们总是沾满一身鲜血有时却不能完成任务。

    也许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为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承诺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可以为一种虚无缥缈的信任付出在乎的一切;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可以扶弱拯危而不畏强暴。所以我们不能理解太史公的一句话“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既然去做,就不去想成功或是失败。

    这就是刺客的荣耀。

    豫让曾说过“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一本书中写到:“这个世界上遇到爱,遇到性,遇到什么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也许是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他们遇到了那个可以让自己与之高山流水的人吧!他们遇到了了解自己的人。遇到了那个可以和他们一起看云淡风轻的人。

    一篇《曹刿论战》就基本奠定了曹沫在后人心中的位置,“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他这分明是深得战争之道,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已经不仅仅是知彼了,而是知道了战争的规律。掌握了规律的人怎么会不胜?

    专诸。虽然最后被人杀死,可是他的“鱼肠剑”已经刺穿了吴王僚,他完成了他的使命。他有了属于自己的荣耀。刺客的荣耀。

    而豫让。那个为了知己者死的刺客,是最让我惋惜的刺客,也是最让我敬佩的刺客。

    当初给范氏和中行氏做家臣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门客。直到后来,遇到了智伯。终于遇到了会欣赏自己的人,他们一起饮酒作画,谈天说地。可惜好景不长,智伯被杀,豫让自己也不得不在深山中避难。可是豫让知道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的责任。

    他要报仇。为智伯报仇。

    他在厕所伏击赵襄子,可是失败了;他甚至不惜在自己身上涂漆,使自己全身腐烂;吞下炭火,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嘶哑,旁人无法认出他来。他又藏在赵襄子的车下,准备刺杀他。可是又失败了。赵襄子敬他的忠诚,饶了他一次,可是豫让却认为誓死要为智伯报仇。

    于是在征得赵襄子同意下刺破其衣物后,又伏剑自杀。这是怎样的惊心动魄?

    惊了前后世人的心,动了豫让智伯的魄。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悲哉!壮哉!

    于聂政。

    “棠棣之花”,“棠棣”出自《诗·小雅》有《常棣》一诗,代指兄弟情义。郭沫若曾写历史剧《棠棣之花》歌颂聂政的侠义精神。

 《常棣》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为了报答严仲子的知遇之恩,聂政在母亲去世之后一人踏上了征途。独自一人仗剑入韩都阳翟,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最后毁了自己容颜,剖腹自杀。

    这是怎样的一种信念支撑着他?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也许真的像我所说。

    为了了解。为了遇到的知己。为了遇到了可以谈天说地的人。为了知己者。

    死,无憾。

    而对于荆轲和高渐离。

    我想用朋友二字来概括他们的关系,可是又觉得深度不够,想用知己来形容他们的关系,又觉得这个词太矫情,不适合两个大男人。

    特别是高渐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荆轲离开时,他们和唱了这一支曲子。却没想到竟成了事实。也许一开始大家就知道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结果,可是荆轲还是去了,高渐离还是在荆轲临走前奏了这支曲子。他明明知道好友这一走就不会回来了,可是知道又能怎么样?

    因为太了解,也因为太在乎。所以没有去制止,最感动的鉴心,就是陪他一起面对。

    于是在荆轲刺杀秦王不成反被杀后,高渐离苦练击筑,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就是为了吸引秦王;即使被秦王熏瞎了眼睛也不能改变他为荆轲报仇的决心。我觉得高渐离肯定是知道自己被杀的结果的,可是即使是这样,他也从未动摇过一丝一毫。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被感动的不仅仅是我,还有千千万万的人。

    为了刺客的荣耀。

    也为了知己者。(文\杨雯)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