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乱世纵横出
“战国”之名,源自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战国时代,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之间,斗争尖锐频繁。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纵横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割据分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危逼、利诱或辅之以兵之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的技巧,他们一切从现实的政治要求出发,注重揣摩游说对象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他们的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基本上是当时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阶段,其在历史条件下所创造的智慧是后世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超越的。他们以布衣之身庭说诸侯,可以以三寸之舌退百万雄师,也可以以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错综复杂,风云诡谲,这也为纵横家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战国时代可谓是纵横时代。
纵横潇洒亦辛酸
战国时代,战争不断,风云诡谲,各个诸侯国都迫切人才,于是礼贤下士,重上人才蔚然成风,这也推动了纵横家登上历史的舞台,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拥有常人难以拥有的自信,敢于向君主直言进谏,与君主形成了互相尊重也互相利用,亦臣亦友的关系,这在秦统一以后的王朝中是鲜少存在的。纵横家们有的风云一时,结局悲惨;有的功成名就,全身而退;有的位极人臣,享尽尊荣。他们曾叱咤风云,但个中辛酸苦楚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了苏秦向秦惠王游说连横的过程,从地理状况,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极力陈述秦国的优势,希望秦惠王启用他,来完成秦国辉煌伟业,然而秦王以“毛羽不丰”等理由拒绝了苏秦。游说的奏章递交了十次也未被采纳,苏秦的貂裘破损,资用乏绝,狼狈归家。归家后,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受尽白眼,于是发愤苦读,头悬梁,锥刺股,一年后认为可以游说列国君主了。苏秦与赵王的一番谈话十分契合,约纵连横,左右时局,由布衣到卿相,再归家时,家人到郊恭迎,妻侧目,嫂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问嫂为何前倨后卑,嫂曰:“以季子之位尊为多金。”如此赤裸的回答,让苏秦不禁发出感慨:“人生在世,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即使曾叱咤风云一时,苏秦的结局却十分悲惨。他为报知遇之恩效力于燕,离间齐国与其他诸侯国的关系,劝齐国攻打宋国以消耗其国力的企图被发现,因此被施以车裂之刑,如此结局令人悲叹。
彪炳史册是纵横
纵横家,其实是一类杰出的谋士和辨家,一直是战国社会舞台上的活跃分子,并且举足轻重,被形容为“翻手为云,覆手变雨”,操纵著战国斗争的局势。《战国策》中记述着不少纵横家们的传奇故事。刘向在校刊整理《战国策》时也高度评价了纵横家的作用与影响,他说:“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苏代、苏厉之属,生纵横长短之说,左右倾倒。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纵横家们掀起了无数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国是纵横家的时代,《战国策》为后世展示了纵横家们奇绝的辩术以及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绽放的异彩,读来热血沸腾,荡气回肠。(文\王嘉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