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郑伯克段于鄢》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5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的第一篇,也是流传很广的一篇关于兄弟间争夺政治权力的文章。它描写了庄公,姜氏与共叔段三人的言行举止以及母子之间、兄弟之间的矛盾争斗,刻画了三个鲜明生动的形象,也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以及当时的政治形势,读来脍炙人口,引人深思。通过《郑伯克段于鄢》,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左传》中的春秋笔法,不言褒贬,而褒贬自在其中。即如我们所说的郑庄公纵容罪恶、姜氏偏心溺爱、共叔段贪得无厌,并非作者直接告诉我们,而是通过他们各自的言行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多行不义必自毙”便是出自这篇文章。

【政治】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从这一小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有很多。春秋时期奉行嫡长子继承制,本该立长不立幼,但姜氏却想要立共叔段为太子,姜氏难道不懂政治吗?我觉得,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这个时期的礼乐制度已经呈现出瓦解的趋势,嫡长子继承制不再坚不可摧;而郑庄公日后开创的“小霸”局面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拉开了序幕,这两点是这篇文章透露出的政治形势。

    姜氏溺爱共叔段,为他向庄公请制,请京,而共叔段也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土,大臣认为他们这样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到庄公的威权,要求制裁他们,而庄公的态度只是静观其变,淡然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无庸,将自及”,“不义不昵,厚将崩”。这三句话不仅表明共叔段与姜氏的贪得无厌,而且写出比起共叔段,庄公更谙治国之道,为他之后开创小霸局面做了铺垫。但同时,庄公面对弟弟的不义不昵没有加以阻止,而是看他自取灭亡,我们就不难看出庄公工于心计而狡诈,其实主动权一直握在庄公的手上,对弟弟的恶行不加惩戒,只是时机尚未成熟而已。面对权力而不念兄弟情分,这也是历代王族都无法避免的命运,毕竟承继大统的只有一人,政治的残酷性就在于,成王败寇。

【人性】

    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就塑造了一个偏爱小儿子的母亲形象,也点燃了导火线——(姜氏)爱共叔段,欲立之。而被母亲厌恶的庄公,也许在这时,内心就已经有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他日后坐看弟弟自取灭亡埋下了伏笔。一个没有得到完整母爱的孩子,他的情感必定是受到伤害的,所以,我们虽然说庄公失教,说他工于心计,但我们也要看到他冷漠的根源,儿时以来就一直受到不平等待遇。在姜氏为共叔段请制时,他摆出一副关爱弟弟的姿态,说道:“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不难看出他的虚伪,在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时,他所表现出的冷淡,“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无庸,将自及”,“不义不昵,厚将崩”也无不体现出他的居心叵测。但他仍是一个孝顺的人,尽管母亲一直偏爱共叔段,甚至侵犯到他的利益,在弟弟自取灭亡后,他仍旧放不下母亲,于是出现了滑稽又动人的一幕,在“黄泉”下母子二人重归于好,这也反映了庄公复杂的内心,权力之下的人性冲突。而姜氏,表面是宠爱小儿子,实际上正是她的骄纵导致了共叔段的灭亡。自私的性格与她的出身有着莫大的关系,养尊处优的她没有学会贵族的仪礼,而是狭隘无比,昏庸而目光短浅。我们不能单从一件事上评价一个人,而是要从多方面入手,这样才能深层次地把握这个人物。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文\王嘉暄)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