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三国演义》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5

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丑化等等,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夸张、美化、丑化等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评论: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价值观,人生观,军事观等等。有许多东西在三国演义中被完美体现出来,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的一番品读,得出的一些结论,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被广泛应用着。

    在处理史实与小说的关系上,《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堪称历史小说的典范。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3.人物形象  作者坚持写人,全书人物众多,事件繁杂,数百个人物,数十个典型人物,每个人的个性,心理,言谈举止,皆不相同。例如,三顾茅芦,前二顾,刘备遇到的几个儒生,都各有特点,这些特点又和人物的人生信条息息相关。袁绍和袁术,都是出身王公贵族,但性格,语言各不相同,最终命运也不同。作者在写人物时,准确的把握人物的特质,主要运用对话和心理描写,加之适度的外貌及动作描写塑造人物。正是作者把握了人物的特质,从特质出发,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动作就顺理成章,呼之欲出。实写人物,虚写事件,这是作者的-大特色。作为长篇小说,人物众多,常常犯的错误是,同类型人物雷同,事件淹没人物。作者既塑造了众多主要典型人物,而每个人物又各不相同,个性鲜明,显示出作者非凡的创作能力。 

    从《三国演义》中我们能够获得很多启示:1.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以人为本,得人才者得天下,是作者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刘备集团在得孔明之前,有目标,无谋略,无策略,无定位。到处流窜,无根据地。直到三顾茅芦,得孔明后,才有根本改变。孔明分析天下大势,定下取荆州,占西川,成三分天下,然后北伐中原,统-中国的谋略,刘备集团才一步步走向发展壮大。人才有了,谋略有了,就有生机与发展,小说中,刘备是个求贤若渴的明主。真实的生活中,说不定刘备还要给孔明3个月,或者半年的试用期。作者突出孔明的作用,是为了表现作者“得人才者得天下”的人才观。曹操与袁绍开战前,作者曾通过谋士郭嘉,分析了袁绍+败,曹操+胜的对比;“。。。。。。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誊,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胜,于以败绍无难矣。”从表面看,袁绍兵多将广,曹操处于相对弱势,但是通过深入分析,曹操却具有+胜的潜在优势。官渡之战,表面看是两军对阵,实际上是两个人,曹操与袁绍的博弈。通过两个人的对比,胜败在战前己确定了。通过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描写,体现了作者以人为本的观念。2.丰富的决策思想。领导者在各项工作中,处于决策地位。决策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决策的正确与否将影响一支军队甚至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决策水平的高低,也是检验领导者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人类的决策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中,就曾经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们博学多才,高瞻远瞩,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首先是注重调查研究,切实了解情况,收集准确有用的信息与情报。在决策过程中,决策是“流”,情报是“源”。没有情报这个“源”,就没有决策这个“流”。没有情报或情报不准,对决策来说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官渡之战前,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本打算撤退。曹操在得到从袁绍军营投奔过来的许攸的准确情报后,他才立即采取积极措施,火烧乌巢粮库,最后反败为胜,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同样是曹操,在蒋干拜访周瑜,误中周瑜设下的圈套,获取了假情报后,曹操不分析情报的真伪就动刀杀了水军将领蔡瑁、张允。可见情报是基础,基础不实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让聪明过人的曹操也为此后悔不已。  其次,有了情报信息,决策者仍要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如孙权在接到曹操的战书后,就召集各位将领和谋士就这一情况进行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细致地分析形势,最后得出正确的决策,就是联蜀抗曹。我们上文说到了曹操与袁绍相比,有“度胜、谋胜、武胜、德胜”之优势。在《资治通鉴》一书记载中,由四胜变为十胜。这十胜十败是经过深入分析,反复比较得出的,这种冷静理性的分析对于正确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在决策的最后阶段,将面临几种意见的决择,几种方案的挑选,往往领导人的水平就体现在这个阶段的某些方面。如刘备在未遇诸葛亮之前,就面临多种选择,即依附曹操、或依附袁术、或自己开辟天地等。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面临“战”与“撤”的选择,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面临着“战”与“降”的选择。孙权在派人浮海寻求亶洲问题上,遭到了陆逊的极力反对,仍能坚持自己的主张,而这一决策在之后一千余年中被历史证明是非常正确且有远见的决策,这一点真不容易。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呼唤英雄产生并为英雄产生及为英雄们演出叱咤风云壮剧准备好广阔舞台的时代。三国领袖们的无数决策故事让我们为之欣喜,为之肃然起敬,成为千古传颂不息的智慧故事。  首先是它的传奇性,如果是一般的决策,平淡无奇,也就不可能流传至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观,成为军事指挥家高度智慧超常发挥的典范。如果是以强打弱,以多击少,那就一点传奇也没有。正如《孙子兵法》上说的“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因此,用兵的原则是,拥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它;拥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它;拥有两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它;势均力敌就要设法战胜它;少于敌人就要能摆脱它;不如敌人就要能回避它。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一直坚持硬拼,就势必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孙子兵法》说的是一般的情况。而官渡之战中的曹魏和赤壁之战中的东吴都处于弱小一方,不仅能与强敌抗衡,而且还能取胜,这的确不容易。这不光是人数多少,武器好差,粮食丰足与缺少,更重要的是指挥战争的艺术,如何盘活各种资源,下活自己军队、国家这盘棋,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其次是每个人的决策艺术与个性不一样。曹操既有奸诈、自私、多疑的性格侧面,但同时又有目光远大,志向宏伟,谋略出群,知人善任的雄才大略一面。在扫荡群雄,统一北方,进而为统一全国打下基础等方面的众多决策中能当机立断,确保正确无误,这不是一般凡夫俗子能做到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一书中载陈寿的评语说:“太祖(曹操)远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唯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美化成智慧的化身,他料事如神,能掐会算,呼风唤雨。但历史上的诸葛亮却是个聪明,遇事非常小心谨慎的人,有道是:“孔明一生唯谨慎。”每次决策他都小心翼翼,广泛性征求意见,做到集思广益。虽然是圣人,但毕竟是人,也有犯错的时候,在马谡失去街亭之后,面临曹军紧紧追击之时,诸葛亮用了一着险棋,故作镇静,演出了一出“空成计”,真让人为之捏一把汗。在危机时刻,凭借超人的智慧,最后化险为夷。在危机之时,他没有慌乱,没有逃跑,而是沉着应战,作为一个高级军事指挥人员,这种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而难能可贵的。  相比较来讲,孙权在决策中优柔寡断,较之前二位,则略逊一筹。在“赤壁之战”前,他一直定不下是打是降的决心。如果他能早些定下决心,在战争的准备上可以赢得更多宝贵的时间。当然,孙权比起袁绍来,还是要强上好多倍,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三国领袖的决策,为后代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就是广泛征求意见,不计前嫌,注重决策前的集思广益,反复分析比较。这一点诸葛、曹操、孙权都做得很好。如果他们都如项羽一样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那最后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的命运。  总之,三国领袖人物的决策故事给后人许多有价值的启示,足资借鉴,在现实中如何决策,参考古人的决策经验,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古代军事思想  义战与非义战,义战是苻合儒家国家理念的战争,非义战则是犯上作难,不苻合儒家理念的战争。作者在书中,有大量的战争描写,重在写人,重在写谋。作者的军事观是,知已知彼,出奇制胜,将不在勇而在谋,兵不在多而在精。作者的军事观与孙子兵法是一脉相承的,全书描写的几次典型大战,官渡之战,赤壁大战,吴蜀夷陵之战,战胜者都是出奇制胜,就是在敌方意想不到而又致命的方面发起攻击,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作者强调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例如,吕布是全书中武艺最高强的,因无谋略,最终被曹操所杀。张飞开始不用谋,后来用谋,义释严颜,-路顺风,到达目的地。孔明北伐时,用离间计,使魏主削去司马懿兵权,从而蜀军节节胜利,后来魏主重新启用司马懿,挡住了孔明的北伐行动。司马懿谋略与孔明相当,因此,孔明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有人说,孔明是-步三计,全书写谋,占有较大篇幅,充分展示战争中谋的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三国演义》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白话体的长篇小说,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典白话长篇小说已经走完了自己初级发展的道路,正扎扎实实地向着反映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迈进,初步显示了白话小说的强大的生命力。《三国演义》把诉诸听觉的民间讲唱话本文学,发展到以视觉为主的文人案头之作。它的巨大成功,标志了中国古代小说此后的发展方向,启发历代文人学者去描写更为复杂、庞大的社会生活场景,表现更加深刻的社会主题,塑造更加完美动人的艺术形象。为小说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不断地探索、创新。  其次,《三国演义》是一部我国较早的比较成熟的章回体小说,对长篇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形式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具有一种开创性意义。从《三国演义》开始,章回体形式被后来的小说家普遍采用,成为明清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唯一形式,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同时也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优良传统,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影响。  再次,《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成功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据正史,采小说,征文辞”,成功地创造了如后人所归纳的“七实三虚”历史演义创作的规律和恰当的虚实比例关系,把史实与理想,史传与平话有机地熔铸为一体,开拓了一代说史之新风,开创了一条历史小说创作的最优比例关系,在传播历史的同时,又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总之,《三国演义》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通俗长篇小说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既与《西游记》、《水浒传》合为我国小说创作的第一高峰,又独自攀登上了中国历史小说艺术殿堂的最高层。  《三国演义》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小说中丰富的军事知识和斗争经验,后人多有采用,张献忠、李自成以及近世洪秀全、张格尔等,对《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战例曾多次采用。   从文学角度发展而言,《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的,最明显的就是开创了明清两代小说创作历史上的新风尚。  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中的许多具体生动的人物故事和曲折动人的情节,又被众多文人和民间艺人用作再创作的重要题材,产生了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戏曲文艺作品,在舞台上经久不衰,使“三国”故事更加深入人心,流传广泛,家喻户晓,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三国演义》:后来做历史小说的很多,如《开辟演义》、《东西汉演义》、《东西晋演义》、《南北宋演义》、《清史演义》……都没有一种能抵得上《三国演义》,所以人们喜欢它,将来也仍旧能保持其相当价值的。

    司马迁著述了不朽的史学著作《史记》。在为历史人物立 传,再现历史真实的同时,有自己的取舍标准,并将强烈的感情 寄寓其中,使《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具有了浓郁的悲剧意 识。曹利华认为“《史记》的悲剧意识并不在古希腊悲剧作家之 下。” “中国小说的母体是史传”《史记》是史传文学发展的高 峰,鲁迅赞之为“无韵之离骚”,后世小说传承了其悲愤不平之 气和悲剧意识,《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三国》)就是很好的例 子。

司马迁笔下的英雄人物胸怀大志,自觉以天下为己任,并为 之奋斗终身,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他们或遭遇悲惨,一生坎坷, 或不幸早逝,或被杀或自杀。他们的遭遇激起了我们对正义的向 往和对邪恶的痛恨,引起人们深深的同情;他们一往无前,“知 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千载而下,仍使 人不能释怀。 诸葛孔明是《三国》倾心塑造的人物,是“古来贤相中第一 奇人”。诸葛心系天下苍生,抱负远大,玄德三顾茅庐相请,也 是感于玄德的“先生不出,如天子苍生何!”诸葛亮还是智慧的 化身——“智绝”,著名的隆中对、赤壁联吴破曹,取荆州,占 西川,平汉中,伐襄阳,奠定了三足鼎立之势。白帝城托孤之 后,独力支撑局面,为“兴复汉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安平居 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虽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病逝五 丈原,令人痛惜、叹惋英雄的早逝。但他坚持不懈的决心和为事 业、为理想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人至深。

    《三国》传承了《史记》英雄人物对“义”的追求,塑造了 毛宗岗称之为“义绝”的盖世英雄关羽。 关羽是忠义的化身,义勇是关羽的血肉和灵魂。“屯土山约 三事”,是“义绝”的突出事例。徐州失陷,兄弟失散,关羽被 困土山。曹操派张辽劝降,关羽提出“三约”,其中最重要的一 条是:“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还有一 约“降汉不降曹”。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拒绝曹操赠送的 美女金银,一旦得知兄长的下落,便封金挂印,过关斩将,往奔 刘备。连曹操都赞叹关羽“乃天下之义士也”。 关羽华容道释曹是严重过失,但“拼将一死酬知己”,正是 云长“义”之所在。

    司马迁如实写出了悲剧人物的悲剧性格,性格缺陷和过失或 者盲目性往往会带来悲剧性的结局。项羽在秦汉之际叱咤风云, 凭己之勇率众推翻了暴秦的统治。但项羽恃勇而暴,恃勇而骄, 暴戾凶残,没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终不能成就大业,兵败自 杀。 关羽是作者理想中的义勇英雄,但他也有逐渐滋长起来的功 臣自居、骄傲轻敌的缺点。关羽轻视东吴,致使吴蜀联盟破裂。 他不能团结、宽容糜芳,致使糜降吴;结怨于孟达、刘封,导致 兵困麦城时得不到救援,最终使荆州失陷。他骄傲自大,不愿与 黄忠同封五虎将,誓不与老卒为伍等等。关羽的性格悲剧在于 “刚而自矜”,这直接导致了事业的挫折和个人的毁灭。 关羽的居功自傲、麻痹轻敌,刚而自矜也来自过分正直和对 邪恶的蔑视。他的毁灭是必然的,同时也是悲剧性的。张飞性格 鲁莽、勇猛,嫉恶如仇,其悲剧在于性格过度发展到暴躁寡恩, 招致杀身之祸。

    司马迁善于烘托悲剧气氛,使《史记》悲剧人物的不幸结局 充满了悲壮的色彩,在悲剧氛围中显现人物高尚的品格。项羽的《垓下歌》,慷慨悲凉,具有不朽的艺术感染力。《刺客列传》 中荆轲入秦,“至易水之上,即祖,去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 而歌,为变之声,士皆垂泪泣涕。”朋友们高唱“风萧萧兮易 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渲染了一种浓重的悲剧气氛,增添了悲壮色彩。《三国》承载了浓郁的悲剧气氛的渲染,《三国》中诸葛亮 病逝五丈原的场面和情景极其悲壮苍凉。诸葛亮临终前强支病 体,出寨遍观诸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 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浓郁的悲凉氛围,使 人油然而生敬意和同情。诸葛病逝,回军道上,“哭声震天,川 兵皆撞足而哭,大半不食,死者无数”。被孔明废为庶人的廖立 “闻孔明亡而垂泣”,“李严闻之,亦大哭病死”。这和司马迁 写李广死时很类似:“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 知,无老壮,皆为垂涕。”使人无不垂泪。

    同时,《三国》也传承了《史记》以史为鉴和批判现实的精神,对 “命”和“数”的深深的思索和困惑。 蜀汉代表作者理想,仁君贤相义士,君臣相合,竟未能复汉 室且最先亡国,演出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历史悲剧。诸葛出山,自 知不得其时;诸葛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终究是“出师未捷身先 死”,无力回天。关羽华容道释操,“亮夜观天象,操贼未合身 亡。”上方谷司马懿被困,自知必死,却被一场大雨及时相救, 诸葛亮只好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诸葛虽 作法终未能延长生命,其早逝乃天命所在。姜维诈降为谋求复 国,不料举事前一刻心口疼痛难忍,事终不成。如此之例,不胜 枚举。 作者深深困惑于此,命耶?数耶?作者苦思不得其解,只好 归之于“命”。《三国》中命运的影子似无时不在。 作者不满足于此,他有进一步解释命运的强烈愿望。作者热 情歌颂对命运积极抗争的精神,呈现了一系列敢于反抗命运,与 命运殊死斗争,并最终为命运所毁灭的悲剧图景,表现出作者的 困惑和怀疑,执着探索的精神。 蜀汉诸人,个个为统一大业奋斗不息,与命运顽强抗争。刘 备认为自己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不敢委之命与数,体现了 不信“数”“命”而与之积极抗争不息的精神。他待关、张“情 同骨肉”,他求贤若渴,他对朋友情意深长,他认为惟德可以服 人,惟如此事乃可成。 要之,《三国》传承了《史记》强烈的悲剧色彩,体现了悲 剧英雄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对“义”的追求;完整地塑造了悲 剧英雄的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结局,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悲剧气氛。体现了作者对悲剧原因的探究和困惑,对悲剧英雄与命运的 积极抗争,追求理想、信念而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崇高精神的赞 美。悲剧主人公的毁灭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敬仰和同情。可是悲剧的结局悲而不惨,显得的壮美无比,浩气长存,于是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性和高度悲剧意义。(文\罗杨)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