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石钟山记》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15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好读书,喜好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悉心教导。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虽然遭受政治迫害,但他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不辛,执着于人生又超然物外,始终保持着坚定、沉着、乐观、豁达、潇洒的人生态度。苏轼在文、诗、词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并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这篇文章是一篇以论说为主的游记。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在晚上“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结构,一般的游记是先叙事后议论,然而本文先是对郦道元和李渤对石钟山名字的来源进行怀疑,然后自己实地考察,纠正前人的说法。由议论带出叙事,在叙事中展开对景色的描绘,并且此文的议论是在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中逐渐展开的。在议论中渐渐的阐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人生哲理。以“疑-观-结果”为线索来展开全文。

    本文虽是一篇游记,但是并非是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在岳阳楼上远眺四方,进而书法自己的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之情,也不似柳宗元的《醉翁亭记》一般描写滁州的山水风光来抒发自己的闲适之情,不似传统的游记走以描写景物为主,然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书法作者的思想情感。苏轼的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篇游记,而且它还带有议论、考辨性质的文章。本文开篇就写到郦道元《水经注》中多石钟山名字来源的叙述。又说道李渤的见解,然而苏轼自己对着二者的说法都不轻信,并且从逻辑上对李渤的说法做出了初步的反驳。因而有了下文在船上对石钟山下急流的描绘,自己亲访石钟山,并从中发现了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在记叙中渐渐表明自己对石钟山的认识,并非是李渤的“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而是证实了郦道元的说法,并且有所补充。“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对事物的判断应该是“耳闻目见”而非“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阐述这一哲理。全文前后呼应,思路清晰,结构紧凑,说理透辟,行文流畅,潇洒自得,。

    本文带有驳论的性质,然而它终究还是一篇游记,还是具备游记应该有的山水描绘,如诗如画般的优美意境。首先交代了此次出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而后是对景物的细致描绘。例如写月夜泛舟看山一段“大石侧立千仞,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鹊,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者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心方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怒。”用夸张写出石钟山的险峻,壁立千仞。又用比喻,以猛兽鬼怪喻石钟山间之景,渲染出幽静、阴森的氛围。而后大石静,鹊闻人声则惊起,空旷的云霄,好似老人的咳嗽声与笑声的鹳鹤之鸣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能绝,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更显石钟山景的阴森、幽静。而后加以作者的心里描写,恍然如身临其境,有切身之感,仿佛自己也想回去了。后又以钟鼓声比喻水声,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水声的声势浩大,湍流不息以及水流之急。此段寥寥数笔即画出一个幽美而又阴森的境界,读之恍如身临其境,作者赏幽探险、务实求真的情怀也随之展露无疑。

    本文行文有缓有急、波澜起伏、诙谐有趣。如起初交代此篇游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语气舒缓自然。而后一段景物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息的鹊儿问人声惊起,鹳鹤怪叫,营造出阴森、可怕的氛围,写得寒气逼人。让人到有点毛骨悚然,、胆颤心惊;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的氛围。忽而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怒,读者也不知怎么了,经过徐察,发现原来是水声相撞,紧张的心情渐趋平静。如此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诙谐幽默,文章妙趣,洋溢行间。

    文笔变化多姿,好不呆板。如本文两处对鸟鸣和水声的描绘。第一处点名是栖鹊闻人声而惊起鸣叫,以“磔磔”形容它的叫声。而后的鹳鹤则是如老人的咳嗽和笑声,两种鸟儿鸣叫不同且各具特色。两处的水声也不同,首先是声源不同:前者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相撞发出的声音,后者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穴窍相吞吐发出的声音。然后音量不同,前者“噌吰如钟鼓不绝”,声音洪大响亮,后面“如乐作焉”,是一种悠扬的声音。还有顺序的不同:先闻“噌吰如钟鼓不绝”的水声,后发现“则上下皆石穴罅”,后面的水声,是先知道“有大石当中流……与风水相吞吐”,然后再写窾坎镗之声。

    苏轼的古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的风格则随着表现的对象不同而变化自如如行云流水一般的自然、畅达。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近人。此篇《石钟山记》文笔奇峭,被誉为古今绝调。情景交融的描写又是直接配合议论的,堪称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文\何佳)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