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背景与特点
爱德华.吉本1737年生于伦敦附近普特奈镇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由于母亲的早逝,父亲的严厉,自幼养成沉默内向和读书成癖的性格特点。青少年时代,即博览群书,尤其酷爱史学。
其最初所受到的教育多不正规,1749年(12岁时),他到西敏寺学校上学。后因身体不好,不得不中途辍学。因之而培养了刻苦自学与独立思考的能力,1752年起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就学,但其时院校教学多以修辞训诂为宗旨,课程既显单薄又无指导,彷徨苦闷之中,他接受了化体说,改信天主教。当时他还自认是受良心驱使,但多年以后自己承认当时过于幼稚,致为诡辩所惑。为人举报,校方遂将之开除。1753年到1758年于瑞士洛桑求学,广涉历史、诗、演说辞和哲学,阅读近人数学、逻辑、政治、法律等方面著作为未来写作打下基础
22岁时,投笔从戒,在军界供职约有4年。1763年,离开英国,前往欧洲大陆漫游。先在法国巴黎呆了一段时间,初步接受了启蒙思想熏陶,1764年,畅游意大利,在凭古悼今之余立志著述罗马之历史,1770年,其父去世,开始写作,至1776年出版第一卷,至1787年方才定稿最后部分。
本书全6卷,凡71章,120多万字。它大体可分成两部分:一至四卷为第一部分(1至47章),这一部分,作者在简略回顾公元98至180年间罗马帝国的历史以后,主要记述从公元180至641年,约近500年间的史事。五、六两卷为第二部分(48至71章),记述公元641至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灭亡为止的800多年间的史事。其中第一部分为主,后为次。本书带有历史连续发展的观念。上自罗马安东尼时代写起,下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轫,其间跨越1300余年,范围遍及古代世界的三大洲。非单述了罗马之兴衰,且涉及到波斯、匈奴、日耳曼、阿拉伯以及土耳其之历史。
本书特点一在于批判精神之大胆。观察敏锐,精神怀疑,笔法生动,纵横古今,褒贬百代。例如,他用最刻薄、最辛辣的语言和冷嘲热讽的态度,批判了基督教会,揭露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广泛传播以及排挤其他宗教的原因,认为“传统的罗马英勇精神”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消失了,基督教所起的破坏作用就是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该观点虽略显片面,但自文艺复兴以来,少有史家敢于直书若此,其二在于对君主制鞭挞,即使对戴克里先、君士坦丁、查士丁尼等“明君”,也既写功绩,也写缺憾,有时将之直视为“暴君”。尤以第十五、十六两章为最。
其二则在于构建之庞大,本书之史学成就,不在于提出罗马衰亡的创新解释,也不在于历史事实的新发现。其雄心,是在以一个启蒙的叙事架构,来统整近世学者的考证成果,一部纵横千年的史着,必须建构在无数的历史事实上面,据统计本书引用逾八千脚注,征引学者四百余人,所用原始史料,包含希腊文与拉丁文者,从笛翁到马塞利努司的著作,从图拉真时代到西罗马末期为止。
置于该书价值,在近代欧洲史学史上,本书是欧洲历史写作从“博学式的经典考据”,转化为“近代的历史叙述”的代表作。该书提升了历史写作的层次,让欧洲史学告别传统的编年史或人文式的经典考证传统,而开始展现出“现代的”特质。
思想与评价
受限于平衡课程的一般条件,我国之介绍西洋史,多着眼于近现代,而乏中古以前之叙述说明,其实中国西周以前历史尚待整理,犹西方之爱奥尼亚与迈锡尼文明之模糊待考,如按雅斯贝尔斯之文明轴心论之意见,东西方之文明第一阶段界出于公元前800-200年之间,希腊罗马之于西方犹周秦之于中国,现略作简介:古罗马的历史一般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王政时代(约公元前八世纪到六世纪);共和时代(约公元前510年一前27);帝国时代 (前27一公元后476)。其中帝国时期经历凯撒遇刺后前43年:屋大维(前63-14)、安东尼(前83-前30)、雷比达(前89-前13)“后三头同盟” 前27年:屋大维被尊为“奥古斯都”,罗马进入元首制帝国时期,后经历屋大维养子提比略—尼禄(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历任4帝)五贤帝(安敦尼王朝):涅尔瓦(举贤让位制)—图拉真—哈德良—安敦尼·庇护—马克·奥勒留(传位儿子康茂德,“尼禄再世”)“四帝共治”: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君士坦丁—迪奥多西(分东西罗马)—476年,日耳曼将领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洛斯·奥古斯都。至此由罗慕洛斯开创的西罗马,在另一个罗慕洛斯手中灭亡。全书之主干大概在于此,至于其后到1453年土耳其奥斯曼攻克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灭亡,则由于欧洲民族大迁移及中世纪政治分裂混乱之影响在此不作详述。吉本于全书也有提纲,同以时间划分:
一.180年~476年 马可;安东尼去世~西罗马帝国灭亡
二.527年~800年 查士丁尼中兴东罗马帝国~查理曼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三.9世纪东罗马的复国~1453年君士坦丁堡为土耳其人攻陷
以上大致罗列了罗马史之最简略编年,文以载道,罗马之特殊在于其不同于中国之王朝,其历史中疆域不同,治者殊异,乃至于东西罗马实为两全然不同之国度,而共用同一国号,而千年之后ROMAN任有超越国家城市之意义,究其原因其非一姓之更替一国之兴衰,实为一民族与时代之漫灭,一文明与情怀之运去。故其陨灭催人深思,其亡耐人寻味。
诚如吉本所言:“身处登封到极无上盛世的人士,要想从安逸享乐的环境,发觉潜在的衰败腐化因素,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长久以来天下太平无事,加上罗马政府重视传统,慢慢使得帝国受到毒害,丧失原有的活力,人们的心智逐渐降到低劣的水平,天才的火花逐渐熄灭,就连尚武精神也逐渐无遗。设若我们能够体会委婉的比喻,知道人类就古代的标准而言已日趋矮化。罗马世界到后来全是一群侏儒,等到北方凶狠的巨汉破门而入,才会改善这个矮小的品种。他们重新恢复大丈夫气概的自由精神,经历十个世纪的变革,艺术和科学才得以成长茁壮。”
罗马衰亡的原因很多,其基本原因有:人口的减少,风气的败坏,阶级的斗争,商业的败落,专制的体制,繁重的税负,连年的战争。全书的主题可以分为三个重点:第一是文明社会,也就是罗马帝国的政经军文和生活等各方面的综合研究,可以细分为帝国的扩张与防卫、元老院 和皇帝权力之争、军人干政、自由权利与经济问题等。第二是蛮族入侵,包括蛮族之区分、入侵的方式和时程、重大战争的影响等。第三是宗教信仰,主要是讨论基督教的建立、发展的过程、异端和分裂、政教争执、伊斯兰教兴起和十字军东征等。
综此可述,罗马之建立非在于一日,古罗马之衰亡亦非在于一夕,下面谨谈几点启迪:
1.关于信仰:最初的罗马人信仰多神教。公元四世纪罗马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之后,基督教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壮大。这得益于基督教有信仰的热忱,来世的憧憬,神迹的传闻,和教会的体制。正因为有这些特点,使得本初的基督教能有不屈的狂热和内聚力,吉本以为罗马帝国衰亡于基督教的发展壮大和胜利,其实一文明自有周期,有人之有生老病死,罗马以至西方并无中国之官僚架构及与相配之意识形态,文字体系,虽使思想之教条负担较少,然亦不利于群体之趋同相认,纵天不生基督教亦它教代之,纵无教派之内耗亦有阶级之相争。一个不能建立和维系一套为人所认的意识形态(哪怕是形式上)的政权在经历了早期扩张的红利后也无法稳定和长久。
2.关于权利:权利的取得有继承、选举、暴力等方式。皇帝与元老院、贵族与平民、执政官与平民官、教皇与教徒、军队与官僚等等他们一直处于权力之争中。此与中国千年之皇权与相权拔河,中央与地方撕皮道理相同。当各方达到制衡时,社会方能稳定。权利依赖于实力,谁掌握军权谁就有话语权。在最混乱的时代,往往是军队的首领登上皇帝的宝座。同时,权力也是双刃剑,宦官奴才虽然地位低下,但也可暗杀皇帝。当罗马国力衰弱时,蛮族就会随意占领罗马,屠杀百姓,依靠的是自身的武力。权力有时候是靠不住的,因为权力的行使,依靠的是自己拥有的真实实力,当无实力之时,既成傀儡,权力其实是个变量,罗马之政治混乱与归于衰亡自上层建筑而言实出于其实力制衡体系之不足,出于其权力分配体制之残缺。
3.关于变革:每一次社会变革都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变革既可能是社会饼干的重新分配,同时也可能是野心家的政治骗局,用理想煽动民众的时常说矛盾立即会得到解决。但当现实中的一些技术性因素没有那种理性的力量,一点一点的去解决的时候,理想这个东西往往会走向它的反面。那些带有政治理想的精英,他们为了获得权力,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的行为往往发生一些偏转,当这种偏转一旦发生,他们往往就不是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利益,而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煽动群众,撒下一把火种,在民众之间制造相互残杀,血流成河的悲剧。因为社会变革有其自身的规律,很多时候很多矛盾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必须坚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才会逐渐完成社会的改革和变局。
4.惯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罗马的社会其前半部分基本为奴隶制,东罗马是一个封建因素更多的国度,若按照一般的逻辑封建制的生产力应优于奴隶制,怪诞的是,罗马最辉煌的历史却出自其奴隶制的前半段,当然不是为野蛮奴隶制叫好,但这似乎足以说明综合国力与经济体系的对应关系似乎并不那么精确或者绝对,显然随着历史的发展,罗马经济中铁器,水磨,杠杆,隶农制等较先进的封建因素在增长,但以3-5世纪这一段经济变化最快但政治局势也变乱最速的时期来看,社会经济发展的罗马,其治理能力显然在下降,相对应的也就是国内通知阶层的内斗,阶级矛盾的激化,“民主“政治向民粹骚乱的发展和外部“蛮族”的入侵,反过来军事开支和行政费用的剧增导致了高税收和劣币增发,并一并打击了农工商业。结果在有限繁荣和生产力的缓慢转型下反而出现了政治倒退和国际地位萎缩的怪异现象,当然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转型时期正是社会分化动荡和矛盾尖锐的时期,不过中国虽经历春秋战国近五个世纪的动荡和整合,最终还是归于了一统,如罗马这样非但统一国度暨欧洲政治版图破碎成零,连文明体系也一并消亡的例子实属极端,由此而观之提高治理能力,合理化解矛盾,适应经济基础变革的重要意义。(文\王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