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小学的课本教材上,记得应该是《儒林外史》中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中的节选“范进中举”,讲的是一个50多岁的大爷,这大爷叫范进,中举时都54了,他从20岁开考,直到50多岁还只是个童生,直到他54岁的时候,他才中举,他考了整整35年。范进中举前,这日子可以说过的十分悲惨,饱尝了科举制度迫害下落第文人在生活中的辛酸苦辣。家中穷苦不堪,甚至12月的天气还只穿着单衣服,冻得不成人样。范进在几十年考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实际上周进也不是啥好人,他原来就是个教书先生,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荣耀乡里。他就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都到了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没考上。一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他触景生情,悲痛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可怜,于是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说:“我周进变成驴变成马也要报效!”正因为范进和他的经历差不多,所以他就可怜范进,就让他过了,中了举。)
范进因为长期的被人蔑视与侮辱,二十多次落第的经历已经让他的精神世界脆弱不堪,不能受到巨大的刺激。“中了!”、“好”、“几十年的屈辱和痛苦结束了!”这些异常重大的惊喜弄得他直接疯了。在恢复过来后,他的岳丈胡屠户从原来的看不起变为巴结;同县的“名流”也纷纷巴结。前后鲜明的对比,深深的体现了当时社会上趋炎附势的恶劣风习。说实话,当时读这篇课文时,我是笑着读完的,感觉真好笑,不就是考个试吗?至于吗?并且当时认为范进就是本书的主角,等到后来我高中时无意中整理东西,发现小学语文书时,突然想起了范进,于是上网把全书看了一遍,这才发现我以前的理解是错的,这书原来人物很多,而范进只是一个小人物。更因为心智成熟,也理解了为什么他疯,感觉他好悲哀,更是有一种以小见大的感觉,他只是社会一个典型,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个“范进”,想一想就不寒而栗,有多少读书人深受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太可怕了!
本书就是一面镜子(专门反映封建社会的镜子),它通过对当时社会上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描写,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强烈地抨击了腐朽的封建社会和其科举制度。本书并涉及了多个方面,如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给人的感觉比较杂,但在本文中,各方面却杂而不乱,深深的显示出作者雄厚的功底。
本文思想在当时来说还是比较先进的,在那个时代,敢于批判科举制度,谴责贪官污吏,揭露封建礼教,同情人民群众,这个在当时可以说是惊世骇俗的,像本文中的人物:原来就是个教书先生,考到了60岁都没考中,为了名利出卖了自己的自尊和灵魂的周进;考了35年才考中,被科举逼得精神失常的范进;原来是质朴的贫寒青年,但在社会与名利的熏染下逐渐腐蚀变质,为上位抛弃糟糠之妻,为前途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的匡超人等,这些人都可以说是中国讽刺文学中较早出现、有一定影响的艺术形象。当让不光有反派,也有正派,但他们并不是高官或士大夫,他们只是一些下层人民,但是他们正义、朴实且具有非凡的才能。像鄙视功名的王冕,真诚善良的伶人鲍文卿等人,这表现了作者对下层普通百姓的深切的同情的对其质朴行为的高度赞扬。
本书可以说是中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很擅长用一个个小人物来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很强的讽刺效果。且像上文所说本文没有一个明确的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由多部分组成,但各个部分既独立又联系。这种特殊的写作结构,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本书可以说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一个高峰。作者对生活在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形象塑造的十分成功,以及对科举、封建礼教和官场腐败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本书不仅在近代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对现代的讽刺文学也有较大的启发。
但本书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毕竟当时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具有很大的时空局限性,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社会,但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并且宣扬古礼古乐,这在现在的眼光看是落后的、退化的。这也就意味着作者只是看到了问题,而看不到改变社会的真正方法,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文/王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