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动态
台湾大学徐富昌教授应邀讲学:从出土《苍颉篇》谈《说文》与“字书”问题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6-15

6月14日下午14:00,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徐富昌先生应中华传统经典普及基地邀请来校讲学。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刘玉珺教授主持,基地主任汪启明教授和语言教研室赵静、宋伶俐、杨建军、王数财、周阳等老师及研究生代表40余人参与讲座。

徐富昌教授指出,《苍颉篇》是为秦李斯所撰,原是教育学童识字的字书,秦始皇帝统一文字时,成为小篆书体的规范课本。汉初,闾里书师合《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为一,合称《苍颉篇》。两汉以后 ,《苍颉篇》在流传过程中亡佚了,只在相关传世文献中保存了一些资料。自清代以来,在各地发掘出土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陆续发现若干《苍颉篇》的简牍材料,主要有《敦煌汉简》、《尼雅汉简》、《居延汉简》、《居延新简》、《阜阳汉简》、《马圈湾汉简》、《水泉子汉简》及《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这些出土《苍颉篇》为《说文》及字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徐富昌教授就蒙学字书与《说文》的关系展开论述,认为《说文》材料在传统上主要分为四类——李斯《苍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等七篇中的5340字,经传诸子里的文字,钟鼎碑石上的文字以及古今通人的说解,而这些材料与蒙学字书均存在紧密的联系,随后以《说文》的部首与分布与蒙学字书之关系为例对此进行了具体阐释。

再次,徐富昌教授依次介绍了《苍颉篇》的各地出土情况,诸如敦煌汉简有三批《苍颉篇》残简,居延新简有《苍颉篇》残简7支、存字116个,阜阳汉简有《苍颉篇》残简近200枚等,这些简牍材料对于文字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徐富昌教授详细说明了《苍颉篇》的主要内容,并将之分为字书和蒙童识字课本两类。随后还归纳了《苍颉篇》的两种分类标准:一是文义相近,二是偏旁相同。

最后,徐富昌教授还针对出土习字简和童蒙、史、吏的相关问题、出土《苍颉篇》见于《说文》之字、出土《苍颉篇》中《说文》未收之字等内容进行了讨论。

(王沁岚供稿)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