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发展和是进步让我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是显然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过时,而新的教育思想仍未能完全普及,社会的发展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落差不免使得许多处于时代交界的孩子在初入社会时被时代的洪流淹没,造成这个世界的参差。为了提高孩子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更是为了让孩子们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家庭教育系列的书籍应运而生,甚至层出不穷。《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正是这样一本力图针对中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的书籍。
在市场内,人类是嗅觉最灵敏的动物,需求的洞口一旦打开,就会有前赴后继的供给跟上,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家庭教育书籍市场,《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这本书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优点。首先,本书有着独特而人性化的页面设计。编者将页码放在小节前,比起传统的方式——用虚线将页码对应到最后来说,这种方式让人一眼就能看到自己想要找到的小节,比较方便。而且编者采用关键语句作为章节名称,对于这种带着工具书、教育类色彩的书籍来说,这是非常方便读者选取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阅读。其次,作者选择在每一小节前讲一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多数是对话,真实地再现了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交流沟通的生活情景,反应了真实的问题,也正与每一小节的主题相对应,用具体事例引入,对症下药,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可用性是比较高。第三,带有教育类色彩的书籍免不了有许多说教的语句,但这一类的书籍最忌的就是过多的、冰冷的指责和说教,而本文所用的语句比较亲切,就算是在心里读起来也基本不会别扭,有一种慈爱的老者站在你面前劝告或者是交流的感觉。再者,本书全文是比较有逻辑性的,看似如小珠一般散落零散的小节、章节,其实都是用一根透明的线串起来的,仔细观察目录的话,我们会发现小节与小节、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内容都是层层递进的,比较有逻辑,比如:作者是采用如何倾听孩子到如何让孩子倾听自己,从如何和孩子相处到教孩子如何与别人相处,从如何与孩子沟通再到如何培养孩子。然后,作者在每章节最后的问题都非常适合读者来自我审视和自我批评。问题都是用“你是否做到怎样”的句式,读者在读到这里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在内心叩问自己,然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后,在每一章节最后,都会有漫画版的总结,这些直观地既简要总结了本章内容,也比较明了生动,使读者有图画和字体的双重记忆,加深印象,更难忘记。
当然,本书也有些在我看来可以更加精进的地方。首先是语言问题,有些语句存在一些小的语病,如在第三页:“其实部分原因是缘于当孩子原题倾诉时父母并不重视……”其次,作者的有些话语,有点过于绝对了,肯定、一定这样的词语在书中反复出现,比如在第七页:“如果孩子无意中说出了让父母不满的话,肯定会招致严厉的批评和干预……”第三,本书中会写道“有资料表明:………”此处我建议详细说明是什么资料表明,这样可以提高可信度。第四,“高情商家教思维”板块的问题非常适合自我质问和自我批评,从现实出发,但是在我看来,大多数读者应该也不会去填写,所以设置回答区稍显没必要。如何,一些章节的内容有些重复了,比如“避免重复老套的说教”里的内容,就和“营造顺畅交流的氛围”里的内容有重复,“掌握正确的批评避免方法”和“避免夸奖中的溢美之词”其实都是在讲家长的溺爱。最后,其实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第五章的标题“让你的孩子更阳光”这种表达方式,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天生活泼,有的孩子天生安静。内向安静是特点不是缺点,阳光活泼是特点不是优点。
编者提出的许多问题正是目前中国家庭所存在的,一些建议也恰如其分,提议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但是总体来看,都比较理想化,有点过于偏向孩子这一方。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是非常好的教育理念,但是尊重并不代表听从。青少年还未建立完整的自我认识和三观,很容易受到外界不好的影响。适度的干预和教育,就算引起孩子的反感,也是必需的。另外,在孩子被伙伴欺负时,我不认为应该忍让、不予理睬、回避的做法,这种做法并不能让尚且稚嫩的孩子养成谦让、宽容的品质,反而会让小朋友逃避和。另外,我建议本书还可以再明显地体现一个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需要活泼开朗,也不是所有小孩子都需要被培养领导能力,每个小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色彩斑斓,我们如何让一个安静画画的小孩站在讲台上对其他的小孩发号施令?
总体来看,《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这本书是一本较好的家庭教育系列书籍。
李育鸿(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拔尖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