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动态
中华传统经典普及基地优秀征文选登2:传统手工的文化价值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5-06

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觉得非常适合给我这样的“手残党人”学习学习。那到时候我才发现,书名中的“儿童”所指的对象,是指学龄前儿童,而书的性质不只是一本手工书,更是一本教材用书,说白了,这本书不是给孩子当作课外书消遣的,也不是给父母孩子当成亲子活动的工具书的,而是在课堂上师生教学的教材用书。明白了这些之后再来看这本书,我便把自己代入了正坐在学前班教室里听老师上手工课的学龄前儿童,接下来我也将以这样的视角对这本书进行一些主观的报告。

首先,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与互联网结合,充分合理的运用线上资源来辅助线下教学,使教学更加全面、立体。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而如今的孩子们接触到互联网的机会更大了,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其次,这本书的色彩也十分地鲜明,丰富多彩的页面颜色可以让孩子们更有耐心和兴趣阅读与思考。对于孩子来说,鲜艳的色彩比白纸黑字更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同时,这本书还通过大量的图片使手工过程更清晰明了,利于学生学习上手。通过清晰具体的图片来展示手工的步骤,我认为是一本手工教程书中最能抓住读者的地方。另外,书中所选的手工作品都难度都比较适中,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和制作。我自己也试着做了一下,发现这些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既不至于简单的让人无聊,更不会难得让人沮丧。制作的工程也很有趣,而最后的成品也非常令人赏心悦目,让人有很强的成就感。

但是,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第一,大篇幅文字段落的排布。通常来说,学龄前儿童对于汉字的认识和掌握情况还比较局限,很多字他们都还不认识,更别说整段学习并理解了。因此这些大篇幅的文字段落(例如10页、14页、113页等)对于孩子来说实在是没有必要的。我建议将这些说明性、介绍性的文字变成视频资源,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来获取一段相关的视频,将视频作为课堂内容或者预习作业进行播放学习,更有利于孩子的理解。第二,过于注重手工成品的教程,略微有些缺乏手工原理的教学,不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点其实在第一单元“纸艺”中做的很好,第一课里,首先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折纸原理和技法,再进行成品的教学。其实很多复杂的成品都是由简单的基础技法组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授人以渔”。后面几个单元就更加注重成品的复制了,这样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受到局限。要知道这个年纪的小孩,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应该发扬这个年纪孩子的特性。第三,我认为单元的顺序可以做一个调整,例如,根据操作难度,可以把第二单元和第一单元调换位置。第四,作为一本教材,我认为可以考虑分成“教师版”和“学生版”,将其中生涩难懂的内容从学生版中剔除,将更多内涵与教学内容编入教师版,使教师在备课时能接收更充分的资源,也使学生在上课时更有效率。最后一点,缺乏安全提示。由于手工作品需要用到很多工具,其中不乏有锋利危险的工具,例如剪刀、美工刀等,因此我建议应该在教材开头再新加一章手工用具安全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防止小孩受伤或者伤害他人。

尽管有一些细微的瑕疵,但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本书瑕不掩瑜,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书中的手工制作难易适中,成品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另外,书中的教学方法也很实用,能够很好的激起读者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教授了多种手工的制作,更向读者介绍了每种手工背后的独特文化内涵,从起源发展,到内容寓意,都深刻展现了中华文化艺术的魅力,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自信,这一点文化价值是非常宝贵的,也是现在许多教材甚至是更广的出版书物应该重视的一点。

丁小恬(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