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动态
张显成教授“古书重现:简帛文献及其研究价值”讲座圆满结束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4-16

2019年4月12日上午9:30,中华传统经典普及基地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X8215开展了一场题为“古书重现:简帛文献及其研究价值”的学术讲座。基地专家周俊勋教授主持讲座,基地主任汪启明教授、杨建军老师及西南交大师生师生参加。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141555134336_.pic_hd

主讲人为西南大学文献所张显成教授,张教授在硕士学习期间开始从事简帛文献研究,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简帛医书综合研究”。

张教授从“出土简帛概况”“简帛定义”“简帛学”“简帛研究价值”四个方面展开。张教授介绍道,近一个世纪,我国出土的战国秦汉魏晋时期的简帛文献达22万枚,简帛文献的不断出土,推动研究简牍帛书的专门学科——“简帛学”问世,张教授指出,“简帛学”不仅是一门显学,更是一门多学科交融的学科。

张教授对简帛的研究价值作了九点归纳,他以“中国”一词的四个义项说明了简帛文献研究对于构建词汇史的重要价值;志怪小说学界多以其产生于六朝时期,“六朝志怪”“唐宋传奇”几成通行说法,但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出土的竹简《丹记》和尹湾汉简《神乌傅(赋)》中已经分别出现了志怪小说和传奇的主要特征,可见简帛文献研究可以修正“六朝志怪”之说和“唐宋传奇”之说;再如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算数书》就打破了《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文献的结论,今本《战国策》“割挈马兔”前人多有误解,随着帛书的出土此问题也迎刃而解。

讲座尾声,张教授再次强调“新发现产生新问题,新发现推动新学术”的观点,呼吁大家要高度重视简帛文献,善于将简帛文献与传世文献二者结合,善于运用“二重证据法”,以便进一步深入开展科学研究,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张教授思辨性的学术交流让在座师生深受启迪。

151555134565_.pic_hd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邮编: 611756   咨询电话:028—87634097
访问量: